《近体诗六首》03

《近体诗六首》03

ID:39938162

大小:2.52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7-15

《近体诗六首》03_第1页
《近体诗六首》03_第2页
《近体诗六首》03_第3页
《近体诗六首》03_第4页
《近体诗六首》03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体诗六首》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体诗六首教学目的: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2、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思想,指的是诗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揭示怎样的现实生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希望什么)或说明怎样的道理。内容,指的是上述“思想”的载体。也就是:为了表达思想,作者写怎样的景,怎样的物、怎样的事、怎样的人——这个(这些)人有怎样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当然,如果直接写出感

2、情和道理,那就既是“思想”,又是“内容”了。山居秋暝王维作家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第一名,二十一岁成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后官至尚书右丞。晚年在蓝田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诗风直接继承陶渊明,似浅实深,似淡实腴。他是诗人,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他还精通音乐。这些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积极的影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唐诗》编其诗四卷(《外编》补一首)。他的诗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

3、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因此他和孟浩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他早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主要为山水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风格。兼精通音乐、善绘画。北宋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绘画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著作收入《王右丞集》。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三座“空山”的意境有何不同?解剖本诗形式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

4、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三类,近体诗又有“律诗”、“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5、(这一点对中学生不作要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是一座有景有人的山,诗人为何谓之“空山”?(2)试从本文的意象选择上体会诗人在诗中流露的意趣。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首联:紧扣题意,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傍晚的大背景,给人以深远、幽静、清新之感。颔联:是景物写生。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具体渲染

6、了山景的清幽。颈联:在“空山”的背景上,点缀了人物的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听到“竹喧”声,知道是“浣女”归来;看到“莲动”,知道是渔舟出去。一写听觉,一写视觉。《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尾联:是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巧妙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 综上所析,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幽静、淳美而清

7、新活泼的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山居秋暝(字面翻译)答:有五个作用:①与第一种排列相比,它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③与第二种排列相比,它反映了

8、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⑤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一、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词序还可作两种排列:①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②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哪些作用?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