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

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

ID:40025726

大小:977.81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17

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_第1页
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_第2页
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_第3页
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_第4页
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叶明春博士1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第一讲先秦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呛口小辣椒博客www.taobao6166.com西安音乐学院精品课程2第一讲 第二章先秦儒家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本章重点:1.解读:《论语》、《性自命出》、《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文献;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音乐美学主张,以及相应的范畴及命题。*周学时:23第二章先秦儒家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第一节《论语》第二节郭店楚简中的儒家音乐美学文献第三节《孟子》第四节《荀子》第五节先秦儒家其他重要文献导读第六

2、节本章小结第一节第二章4第一节《论语》一、《论语》介绍二、《论语》导读《为政》、《八佾》、《雍也》、《泰伯》、《子罕》、《先进》、《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等。三、《论语》中的音乐美学范畴及命题四、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第一节第二章5一、《论语》介绍a第一节第二章《论(lún伦)语》,儒家经典之一,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话,由孔子门人辑录,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西汉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宋朱熹将它

3、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重要注释有三国何晏《论语集解》、宋邢昺(bǐng丙)《论语正义》(合为《论语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以下简称“何注”、“邢疏”)、朱熹《论语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等。6孔子行教图唐吴道子绘7一、《论语》介绍b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dān丹),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早年长期从事政治活动

4、,而终不得志。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春秋》等文献。研究孔子思想,《论语》是主要资料,《左传》、《国语》、《史记·孔子世家》及《仲尼弟子列传》中的资料也较可靠,《孔子家语》、《孔子集语》只能作为参考。《论语》也集中保存了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资料。第一节第二章8孔子讲学图9一、《论语》介绍c孔子总结春秋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形成了一套儒家音乐美学理论。他要求音乐“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形式与内容统一,而又更重视内容的善,提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准则;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重视音

5、乐在政治和教育中的作用,认为“为政”必须“兴礼乐”,“成人”必须“文之以礼乐”;“恶郑声之乱雅乐”,认为“郑声淫”,主张“乐则《韶》、《舞》,放郑声”;将“礼”、“乐”并提,要求乐合乎礼的规范,又认为礼、乐的本质是“仁”,“人而不仁”便无从对待礼乐。这些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封建时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第一节第二章10为政(选录)-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第一节第二章[今译]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是纯正无邪的’。”“子”:指孔子。二、《论语》导读“

6、《诗》”:即《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计收周初至春秋中叶的合乐歌词三百零五篇。原只称《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论语》便是如此),后成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思无邪”:思想纯正无邪。语出《诗·鲁颂·駉(jiong窘)》。“思”,原作语助词,无实义。邢疏:“《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集注》:“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

7、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译注》:“俞樾《曲园杂纂》说这‘思’字是语辞(语首助辞),没有意义,不应该当‘思想’解,恐与孔子原意不合。”11八佾(选录)-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第一节第二章二、《论语》导读“谓”:谈论,评论。“季氏”:即季孙氏,与孟孙氏(一作仲孙氏)、叔孙氏同为春秋时期掌握鲁国实权的贵族,因均为鲁桓公之后,故合称“三桓”。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当时的季孙氏是季平子,一说是季桓子(何注引马融说)。“八佾”(参见《左传·隐公五年

8、》注)“八佾”三句,何注引马融云:“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乐,有八佾之舞。季桓子僭于其家庙舞之,故孔子讥之。”邢疏:“王者礼乐唯得于文王周公庙用之,若用之他庙,亦为僭也。……季氏,陪臣也,而效君于上,故云僭也。”《集注》:“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今译]孔子评论季氏说:“他竞用八个行列在庭院中表演乐舞,这也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12八佾(选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