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ID:40055496

大小:2.18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18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三峡》 《短文两篇》 《观潮》 《湖心亭看雪》 《诗四首》快速识记本单元中的重要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例如:郦道元、苏轼等复习指导(一)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作者是___,他是我国___杰出的___家、___家,他所著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2.三峡包括___、__、__。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

2、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郦道元北魏地理学散文学水经注瞿塘峡 巫峡西陵峡苏轼文学苏洵苏辙三苏子瞻东坡居士复习《三峡》相关知识(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复习指导(二)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中:沿溯阻绝:自自非亭午夜分:绝绝巘多生怪柏:有朋自远方来:哀转久绝:回清倒影:清清荣峻茂: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②回清倒影:③空谷传响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意思是”中断”在如果从隔绝,断绝极消失清波清澈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名词用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当堂训练:1、句子

3、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嶂:屏障 曦:阳光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襄: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D、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御:驾。2、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在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很,实在BC屏障似的山峰即使《三峡》重点句子的翻译复习指导(三)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其间千二百里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这中间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它快。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无限趣味。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水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5.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天刚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一片清凉寂静。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时

5、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异常凄凉,在空旷的山谷回响,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7.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间飞流冲荡。当堂训练:1、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A(夏、春冬、秋)2、引用渔歌有什么

6、作用?一方面突出猿鸣凄凉悲哀,侧面渲染三峡秋天的萧瑟肃杀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同时也暗含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导游词:开放性试题;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稳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复习

7、《答谢中书书》相关知识复习指导(四)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总领全文描绘景色感慨抒情总括全文交相辉映四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坠落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就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书,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共同赞叹品味探究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

8、山水的愉悦之情并能够和古代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按时间分“晓”“夕”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找出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