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复习

古典诗词鉴赏复习

ID:40136999

大小:477.31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7-22

古典诗词鉴赏复习_第1页
古典诗词鉴赏复习_第2页
古典诗词鉴赏复习_第3页
古典诗词鉴赏复习_第4页
古典诗词鉴赏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鉴赏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诗词鉴赏复习艺术手法高二《唐诗宋词元曲》选修复习总结诗歌鉴赏怎样读懂一首诗:①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②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③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④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⑤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特别注意: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②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这首诗用

2、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陆游《书愤》杜甫《登岳阳楼》辛弃疾《鹧鸪天》上片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转换记

3、叙角度作者当时被安使之乱的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意见。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杜牧《题乌江亭》3、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b、描写内容:所见,所闻,所感(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c、描写方法: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

4、写Ⅱ、虚实结合Ⅲ、动静关系Ⅳ、白描、工笔描写手法根据描写角度的不同可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正面渲染]本来

5、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侧面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6、,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渲染与烘托的区别渲染和烘托的区别在于,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两者虽然都用到描写的手段,但是渲染是把加浓的笔墨用到主要对象上面,烘托却把笔墨用到了次要对象上面。对同一事物,可以正面进行渲染,也可以从侧面进行烘托。[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

7、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1)正衬: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以悲衬悲、以喜衬喜、以乐衬乐、以哀衬哀等等,诸如此类都是正衬。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牡丹》《鹧鸪天桂花》(2)反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美衬丑、以丑衬美、以悲衬喜、以喜衬悲、以乐衬哀、以哀衬乐等等,诸如此类都是反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