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专题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ID:40166917

大小:3.06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24

专题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_第1页
专题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_第2页
专题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_第3页
专题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_第4页
专题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2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2015年天津,9)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TtrrttRr18.75%(或3/16)(1)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称为。选择育种(2)选择

2、育种的优缺点是。优点: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缺点:选择范围有限,育种周期长。选择育种的局限性是:只能利用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限变异,在已有的性状组合中选育优良品种。?能不能将不同品种中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思考例如: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你用什么方法能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又能把双方的缺点都去掉?将你的设想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遗传规律的应用及能力的培养第一步:先杂交得到高抗植株;第二步:将矮抗植株连续自交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总结方案PD

3、DTT×ddtt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F1DdTt高杆抗病F1:DdTtD_T_,D_tt,ddT_,ddttF2×连续自交直至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ddTT(矮抗)像这样显性性状是优良性状,采用杂交育种必须连续自交4~5代后种子才相对较纯,育种年限至少5年。高杆抗病思考:1.你预计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深入思考?还有什么育种方法有可能缩短育种年限,使具有小麦的矮杆抗锈病的品种能更迅速在生产实践上得到应用?引入单倍体育种,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单倍体育种PDDTT×ddtt↓F1DdTt↓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DT、Dt、dT、dt)人工诱导加倍

4、淘汰高杆易染锈病、选矮秆抗病的个体(ddTT)高杆抗病、矮秆易染锈病↓个体(DDTT、DDtt、ddtt)采收种子留种●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颁奖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详情>>进行情感教育中国荷斯坦牛:荷斯坦—弗里生牛与我国黄牛杂交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优良种。泌乳期可达305天,年产乳量可达6300kg以上。杂交育种的方法用于

5、家畜、家禽的育种学生总结杂交育种的原理、优点、缺点原理:通过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品种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缺点:(1)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不能创造新的基因(2)杂交后代会出现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复杂。在杂交育种的过程中运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可以显著缩短育种进程。但是仍然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应怎样做才能产生更多可供选择的新基因呢?回忆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递进式问题诱变育种人工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

6、因突变。应用: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如“黑农五号”大豆,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提高了2.5%。②用于微生物育种:例如青霉素的选育。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青霉菌只能产生青霉素20单位/mL。后来人们对青霉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成了青霉素高产菌株,目前青霉素的产量已达到50000~60000单位/mL。中间为青霉菌,周围是细菌。讨论: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优点:创造新的基因,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局限性

7、: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有利变异少,必须大量处理材料,因此该种育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要想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扩大诱变后代的群体,增加选择的机会。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理优点缺点应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可以集中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育种年限缩短,改良某些性状不能创造出新的基因,育种时间长有利不多,需大量处理小结太空辣椒的培育、青霉菌的选育等微生物的育种方面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纯种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方法杂交激光、射线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