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AAA】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ID:40184600

大小:3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24

【AAA】答谢中书书说课稿_第1页
【AAA】答谢中书书说课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AAA】答谢中书书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答谢中书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节课。本单元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而《答谢中书书》是一篇优美的写景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之感。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对文言文有所积累,能够初步自学比较短小的文言文。本文浅显易懂,而且注重韵律,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有兴趣。三、教学目标语文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1.掌握字

2、音字形,了解文学常识;2.读背、翻译文章,感知文章内容;3.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意境之美,体会思想感情。预设教学课时为一课时,教学重点:美文美读,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教学难点: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四、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法: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3.朗读诵读法:将文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在反复诵读中,体悟感情。4.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在学中质疑解惑,对关键词句点评赏析。五、教学准备教师:导学案、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预习,标出疑难。六、教学流

3、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美丽的山水风光可以增长我们的见闻,陶冶我们的性情。今天请大家跟着老师到茅山风景区旅游一下。(播放《江苏茅山风景视频》)风景如画,悦目画意情悠长;风景如诗,赏心诗意情难尽;风景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让我们一起走近南朝文学家陶弘景笔下的的茅山风光——《答谢中书书》。解题(课件展示)答谢中书书1、答:回复。2、谢中书:即谢徴,曾任中书(掌朝廷机密文书)。故称谢中书。3、书,书信。本文是回信中的一部分内容。4、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医学家。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4、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设计意图]:观看茅山风景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形象的画面中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另外,题目易误,故作解释,并交代文体和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体会作者寄于文中的情感。(二)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借助《导学案》上教师提供的字音、节奏、注释等内容,再查阅辅导资料按小组为单位自学本文。教师巡视各组,及时答疑解惑。[设计意图]:新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在课前预习中体现,更要在课堂中得以锻炼,所以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还教师一

5、份惊喜。(三)展示分享(15分钟)将学生分成南北两大组或者男女生各一组,以竞赛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计分评比。竞赛共分四个板块:1、美文美读我能行,2、解词翻译我参与,3、赏析景物我点评,4、体悟感情我成功。比如第3板块:【赏析景物我点评】运用“我从……一句,读出了……之美。…………”的句式,赏析景物描写。【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示例:我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读出了山水相映之美。仰视,云山一体,俯视,河水青碧,可谓山高水清,相映成趣。试一试: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此环节引导学生边分析课文边板书:(附后)[设计意图]: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善学,乐学”的浓厚学习氛围。另外,本课的板书提纲挈领,高度概括,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弄清作者行文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质疑探究(5分钟)你在读书中还有什么疑问?请至少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探究解决。如个人解决不了,找同学或老师共同研讨。温馨提醒:本文用词用字凝练、准确、生

7、动,可以从这个角度设疑,尝试“换字法”进行比较其表达效果。当然也可以自设其他角度设疑答惑。[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学习过程中贵在质疑,小疑问则小进步,大疑问则大进步。其实在河北省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依据文章内容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题型。所以在课堂上要有学生质疑的声音。(五)当堂背诵(5分钟)学法指导——背诵方法1、理清思路法:抓住文章思路脉络记诵,就能有条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