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与技术第9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new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9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new

ID:40229676

大小:224.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27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9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new_第1页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9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new_第2页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9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new_第3页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9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new_第4页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9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9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章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9.1短波高速数字通信系统组成9.2TCT-301短波高速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原理9.3TCT-301短波高速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性能指标9.4关键技术9.5软硬件设计及框图9.1短波高速数字通信系统组成短波通信由于电离层不稳定、干扰严重等问题,对数据信号传输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1)电离层的衰耗随时间变化及多径效应所引起的衰落。(2)多径效应所引起的波形展宽。(3)电离层快速运动和反射层高度变化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移。一般情况下,短波高速数字通信系统框图如图9-1所示。图9-1短波无线数字通信系统框图9.2TCT-30

2、1短波高速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原理图9-2和图9-3分别是短波高速调制解调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原理框图。图9-2高频高速调制解调器发送端原理框图图9-3高频高速调制解调器接收端原理框图(1)发送端来自数字设备的信码送入发端缓冲器,经编码器、交织设备变成需要传送的高速数据流,经串/并变换成多路低速数据流,然后根据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各频谱线上的频域值,调用IFFT算法程序完成各分路信号的合成。(2)在接收端,来自信道机的模拟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之后经过A/D转换成数字离散信号。9.3TCT-301短波高速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性能指标TC

3、T-301短波高速调制解调器具有如下技术指标。(1)工作方式(2)数据速率(3)信道带宽及各副载波的选取(4)纠错方式(5)调制方式(6)解调方式(7)交织度(9)多普勒估值音及帧同步建立音(10)多普勒校正(11)同步调整9.4关键技术1.信号格式(1)单音数目本系统采用4φTDPSK调制方式。(2)抽样速率根据奈奎斯特抽样定理,并考虑SSB机器的边带滤波特性,抽样速率确定为fs=2.4Fm,Fm为最高频率,即,Fm=3000Hz,则fs=7200Hz(3)音距及帧速率抽样速率须满足fs=L·B,其中L为FFT的长度,B为音距

4、。2.同步头设计实现这里的同步头是指建立正常数据通信所需的信号头,它包括如下几部分。①信号存在信息。收端检测到此信号以确定信号出现。②多普勒频偏估值信号。收端依次估计信息通过信道所产生的频偏。③帧同步建立信号。收端根据此信号,建立帧同步(即位同步)。④参考相位。此信号为收端调相信号的解调提供起始相位值。(1)信号存在检测用四音频信号来检测信号存在。(2)多普勒频偏估值多普勒估值是在检测到信号之后进行的。(3)位同步建立在并行体制的HFMODEM中,位同步的含义就是指要确定22.5ms帧的起始位置,只有这个位置找到了,才能确

5、保FFT变换的样点取一帧内,以保证判决信号抽样点在22.5ms的中央。(4)参考相位信息因为采用的是4φTDPSK(四相DPSK)调制方式,因此在传输实际信息时,首先得发送参考相位信息。3.群同步建立、位同步跟踪、多普勒频偏跟踪(1)群同步建立这里所指的群同步是指译码同步。在位同步建立之后,抽样的位置确定了。(2)位同步跟踪在通信过程中,由于时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位同步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如果不跟踪其变化,则在通信建立一段时间之后因同步位置丢失而导致通信中断。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如下结果:①上下帧相位突跳点附近有比较好的线性关系,在

6、其附近有如下关系:Diff>0,同步超前;Diff=0,同步;Diff<0,同步滞后。②上、下帧相位突跳点同时位于两窗口内,则存在一个同步跟踪的模糊区。a.在检测的前后窗口的参考音能量大小,若两窗口能量均大于某个门限时,同步处于跟踪模糊区内,就自动向固定方向调一个样点,使同步头脱离跟踪模糊区。b.在条件①不满足的条件下,检测两窗口内参考音能量差值,依据前述准则判别。(3)Doppler频偏跟踪在通信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频率漂移,若不对此进行校正,将会产生较大的相位误差,严重地影响判决的结果,导致错误。4.调制解调及分集

7、(1)调制方式的选择在并行体制的短波数传系统中,常用的两种调制方式为4φTDPSK和4φFDPSK。(2)信号合并与分解如图9-2所示,发送端是通过IFFT变换将调制在39个单音上的信号合并,而信号的分解则是在接收端通过FFT完成的。①利用IFFT完成调制信号的合路②利用DFT完成接收信号的分路③分集接收技术5.编译码及交错(1)编码众所周知,在短波信道上存在严重的突发干扰。就目前所知的编码方式中,Reed-Solomon码具有纠单个错,特别是具有较强的纠突法错误的能力。因此,在本系统中采用R-S码作为纠错码。(2)R-S码

8、的译码采用Peterson-Gorenstien-Zierler(PGZ)算法,其基本过程如下:①由接收多项式V(x)计算校正子S=(S1,S2,…,S2t);②由伴随式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