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词汇

中古汉语词汇

ID:40239882

大小:10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28

中古汉语词汇_第1页
中古汉语词汇_第2页
中古汉语词汇_第3页
中古汉语词汇_第4页
中古汉语词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古汉语词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古汉语词汇魏晋六朝隋唐时期产生的新词上古到中古词汇演变特点有书面语词与口语词的差别。(文白之分)先秦汉语的文白之分已很难考。论孟为口语体。两汉始见文体之别:班固《汉书》比司马迁《史记》更艰深难懂。魏晋南北朝,文白之分明显。一般是先秦词汇为书面词,魏晋六朝产生的词为口语词。以下斜线前是上古词汇,斜线后是魏晋六朝产生的词汇。目/眼,足/脚,侧、旁、畔/边,视/看,居/住,击/打,寒/冷,文白之分与典籍有关文:反映文言书面传统的,正史、经、词文。上古文献或中古仿古作品。白:反映口语词汇的,短书、杂记、农医、佛经。中古时期文献。尤其是佛经翻译

2、与《世说新语》,大量口语词汇。魏晋六朝新词语举例新词从口语扩散到书面语(详见语法中之句法:构词法。)魏晋六朝新词多为双音节词(现在仍在使用的):生姜、冬瓜、秘诀、堂屋、定数、女郎、土人、谣言、亡灵、非凡、向来、年代、仪容、灰烬、天真、装束、沉没、告辞、天生、羊群、舌头。——见于《搜神记》魏晋六朝新词语举例二竹片、干饭、口吃、爽朗、由来、梳头——见于《世说新语》游行、泡沫、最后、死人、安慰、模写(摹写)——见于《法显传》其他(但是词义有的跟现在不同,实际上是多义词。):无赖、后生、消息、感激、殷勤、多少无赖:无奈。后生:后人。消息:安息。

3、感激:激动。殷勤:恳切、多次。四声别义普遍自东汉经来“读破”法大量出现。六朝时普遍运用。四声别义或别词汇义、或别语法义。别语法义时,动词多为去声。妻、衣、冠、王、表、藏、空、好。中古汉语词汇演变举例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难点在于:好些基本的词汇,人们不知它是何时产生。知道的:上古中古惧怕裈kn绔犬狗豕sh猪有些词则不知何时产生:脖、松、膀有些即使知道何时产生,也不能弄确凿,如“腿”。1、目/眼先秦有“目”,东汉以后才有“眼”,《释名》:“眼,限也。”《汉书》有龙眼。王力先生说:六朝时“目”为眼,“眼”为眼球。至唐代才“眼、目”同义。实则从

4、汉末始,“目”为书面用词,口语中“眼”已战胜了“目”。《世说新语》中的搭配。目:耳目、蜂目、举目、属目、触目、目精、多不独立眼:眼光、青眼、白眼眼多独立使用2、视/看先秦用“视”,“看”字只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梁车新为邺令,其姊往看之”一例。《说文》中有“看”字,东汉《十五从军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但两汉文献中少见。魏晋后才多起来。《广雅·释诂一》:“看,视也。”尤其译佛经中“看”字较多。现今“看”的义项大多已具备。《世说新语》中,“阅读”也成了“看”。因此,“看”在上古已出现,最初是口语词或方言词,六朝以后大量发展。

5、3、居/住上古用居,个别用住。六朝大量用住。(住本与驻同源,引申为居住)《易林·井之颐》:“乾作圣男,坤为智女,配合成就,长住乐所。”《风俗通义·过誉》:“汝南戴幼起,三年服竟,让财与兄,将妻子出客舍中住,官池田以耕种。”魏晋以后,“住”字常用。最初,居是常住,状态;住是进住,动作(暂住)。“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世说·德行)。六朝口语中先是住代替居,后来住也是久住了。4、寒/冷上古用寒,魏晋以后“冷”字普遍。但寒、冷有别。①寒比冷更甚寒与冰、霜、雪、组词,冷则与热相反。②寒可以抽象,冷则具体。寒岁、寒暑、寒服、寒衣、天

6、寒、寒食、寒气,不能换成冷。但“冷笑”、“心冷”是“寒”不具备的。故口语中冷淘汰了寒。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