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

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

ID:40266239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29

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_第1页
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_第2页
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_第3页
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_第4页
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重难点内容教学例谈云南省新平县教育局王发林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可谓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实际问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可谓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小学数学这一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一、计算教学例谈在小学数学中,计算占有重要位置,一年级上册就学习计算,六年级下册还在学计算。计算题要计算,实际问题要计算;填空题要计算,选择题也要计算。计算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计算教学要做好以下几点1.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有的计算内容由若干个例题组成,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退位减》就由3个例题做成。教师上课之前要明确每一个例题的

2、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难学目标,这样教学达到编者的意图,落实教学目标。怎么明确难学内容和目标?看教学、学习教材,从教材中找出前后例题地联系与区别;看教师用书,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看其他教学资料,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课标教材的实际问题不单独集中安排,而是分布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之中。那教学中如何把握呢?人教版数学课标教材一般在每一个单元的最后安排着有“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例题,如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例4。遇到这样的例题就侧重于实际问题的教学,按实际问题的思路来施教,其他例题则侧重于计算等知识点教学。如二

3、年级第二单元的其他6个例题则侧重于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来教学。52.算理、算法并重。算理是计算的道理,一般由数学概念、定律、性质等构成,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算法是计算的方法,解决怎么算的问题。算理是客观存在的,算法是人为规定,是算理抽象的结果。算理直观,算法抽象,口算的过程就是展示算理的过程。先有算理,后有算法。教学中要通过摆小棒等操作让学生了解算理,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退位减》中,摆小棒的过程就是就是展示算理的过程。要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算法,教学中教学竖式时要紧紧围绕着操作来书写,一边回顾操作的过程一边书写

4、竖式。3.探究建模要有模。探究建模是新课学习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要得就今后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模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退位减》的例2、例3后要建立“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去,本位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的模型。4.要注意练习指导。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堂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引导的困难结合问题。课堂上40分钟,有的学生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课后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实际问题教学例谈每次检测,实际问题的失分率都很高,实际问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实际问题是小学数

5、学的难点。课标教材的实际问题不单独集中安排,而是分布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之中。实际问题教学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培养学生的“四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原来的“5两能”发展为“四能”,既“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示情境—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后让学生观察、获取数学信息,之后根据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说信息和提数学问题时教师板书,问题提出,一道完整的实际问题也就产生了。完整的实际问题提出后再来读题目,接下来进入分析和解决问题。2.要遵循实际问题教学

6、的基本流程。现行人教版课标教材实际问题教材示范的解题的基本流程是“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教学时教师要把实际问题的教学分成这三个基本的流程。以上这三个流程是基本的流程,对1-6年级的实际问题的教学都适用。实践证明,具体到向高年级,比较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等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以上这一流程还可以细化成更适用的方法。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如分数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标准直接乘,要求标准列方程”等。3.要抓题中的等量关系。数量关系是实际问题的骨架,抓数量关系就抓住了实际问题的根本。如六年级分数乘法单元中的例9,题中的等量关系

7、为:青少年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婴儿每分钟心脏跳动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婴儿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青少年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的(1+)=婴儿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怎么抓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时完成了“阅读与理解”5,找到题中的已知和要求的问题后,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等量关系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示解答。如上面的例9,找出等量关系后根据等量关系列示,即:青少年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婴儿每分钟心脏跳动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婴儿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75+75×青少年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的(1+)=婴儿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根据“求一

8、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得:75×(1+)线段图是分析实际问题,找出题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