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滥竽充数》课件

23、《滥竽充数》课件

ID:40335856

大小:1.27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31

23、《滥竽充数》课件_第1页
23、《滥竽充数》课件_第2页
23、《滥竽充数》课件_第3页
23、《滥竽充数》课件_第4页
23、《滥竽充数》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23、《滥竽充数》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滥竽充数滥竽充数——《韩非子》“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滥竽充数竽(yú)竽是用竹做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读书要求:读正确,做到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读破句。想一想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他是怎样滥竽充数的?3、滥竽充数的结果怎么样?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排场:形容铺张的场面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战国时

2、,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竽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装模做样装腔作势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吹竽《滥竽充数》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的爱好与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了。读《滥竽充数》思考:1

3、)南郭先生准备混进去给齐宣王吹竽时是怎么想的?2)他拿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又是怎么想的?3)当南郭先生逃走时,他又是怎么想的?滥竽充数成功的原因滥竽充数失败的原因说明了什么①齐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齐吹竽。①齐湣王喜欢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②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②南郭先生本来就不会吹竽。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最终总要败露的。说说“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货充好货。也做自谦之词。滥竽充数近:名不副实鱼目混珠反:名副其实

4、货真价实滥竽充数:①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有才学的人群中欺骗别人;②比喻以假冒充真的,以次冒充好的;③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的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1、做买卖要按质论价,讲究信誉,不能以次充好滥竽充数。()2、不懂就不懂,不能在大伙儿里边滥竽充数不懂装懂。()3、班长小红谦虚地说:“这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都是全体同学干出来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挂个空名而已。()4、德化南门农贸菜市场有一些经营者把烂鱼放到鲜鱼中滥竽充数以高价格卖出。()②①③②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

5、。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寓意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滥竽充数》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装模做样,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身处世的道理.大合唱的时候,小明明明不会唱,也站在队伍里张着嘴巴滥竽充数。那个水果贩真黑心,把别的苹果掺杂在红富士里滥竽充数。南郭先生逃走后的故事?练习续写故事: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