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李明富 第5章 频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 李明富 第5章 频域分析法

ID:40342263

大小:2.55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07-31

自动控制原理 李明富 第5章 频域分析法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 李明富 第5章 频域分析法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 李明富 第5章 频域分析法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 李明富 第5章 频域分析法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 李明富 第5章 频域分析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 李明富 第5章 频域分析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章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基本概念5.1.1频率特性的概念为了说明什么是频率特性,先看一个RC电路,如图5-1所示。输入和输出电压分别为ur(t)和uc(t),电路的传递函数为式中,T=RC为电路的时间常数。若给电路输入一个振幅为X、频率为的正弦信号,即ur(t)=Xsint(5-1)当初始条件为0时,输出电压的拉氏变换为图5-1RC电路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出输出时域解为上式右端第一项是瞬态分量,第二项是稳态分量。当t→∞时,第一项趋于0,电路稳态输出为(5-2)式中,为输出电压的振幅;为uc(t)与ur(t)之间的相位差。式(5-

2、2)表明:RC电路在正弦信号ur(t)作用下,过渡过程结束后,输出的稳态响应仍是一个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幅值变为输入正弦信号幅值的倍,相位则滞后了arctanT。上述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事实上,对于任何线性定常系统,都可得到类似的结论。如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输入端作用一个正弦信号r(t)=Xsint(5-3)则系统的稳态输出c(t)也一定是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幅值和相角不一样,即c(t)=Ysin(t+)(5-4)r(t)和c(t)虽然频率相同,但幅值和相位不同,并且随着输入信号的角频率的改变,两者之间的振幅与相位关系也随

3、之改变。这种基于频率的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G(s)可以写成如下形式(5-5)式中,B(s)——传递函数G(s)的m阶分子多项式,s为复变量;A(s)——传递函数G(s)的n阶分母多项式(n≥m);p1,p2,…,pn——传递函数G(s)的极点,这些极点可能是实数,也可能是复数,对稳定的系统来说,它们都应该有负的实部。由式(5-1)可知,正弦输入信号u(t)的拉氏变换为(查拉氏变换表)(5-6)输出信号y(t)的拉氏变换为C(s)=R(s)G(s)将式(5-3)、式(5-4)代入上式得上式可改写成(

4、利用部分分式法)(5-7)式中,a1,a2,b1,b2,…,bn——待定系数,它们均可用留数定理求出。其中a1和a2是共轭复数。将式(5-5)两边取拉氏反变换,可得对于稳定的系统,由于极点p1,p2,…,pn都具有负实部,所以当t→∞时,都将衰减到零。这时输出信号C(t)只由式(5-6)中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决定,即稳态输出c(∞)为(5-9)式(5-7)中的待定系数a1和a2可分别由留数定理求得(5-10)上式中G(j)和G(−j)都是复数,可以用极坐标形式表示为(5-11)将式(5-8)、式(5-9)代入式(5-7)得式中,。式(5-12)

5、表明,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r(t)=Xsint的作用下,稳态输出信号c(∞)仍是与输入信号相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振幅与相位不同,输出信号c(∞)的振幅Y是输入信号振幅X的

6、G(j)

7、倍,相位移为=,且都是角频率的函数。相位移为正时,表示输出信号c(∞)的相位超前输入信号r(t)的相位;相位移为负时,表示输出信号c(∞)的相位滞后输入信号r(t)的相位。如果改变输入信号r(t)的频率,则

8、G(j)

9、和也随之改变。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输入时,稳态输出c(∞)与输入r(t)的振幅比和相位移=随频率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分别称为幅

10、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分别用M()和()表示,即M()=

11、G(j)

12、()=M()和()合起来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由式(5-11)可知,

13、G(j)

14、和可以由G(j)来统一表示,即G(j)=

15、G(j)

16、(5-13)从以上分析可知,若将传递函数中的s以j代替,就得到频率特性,即G(j)=G(s)

17、s=j。可以证明,这个结论对于结构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或环节)都是成立的。所以,如已知系统(或环节)的传递函数,只要用j置换其中的s,就可以得到该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反过来看,如果能用实验方法获得系统(或元部件)的频率

18、特性,又给确定系统(或元部件)的传递函数提供了依据。5.1.2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1.数学表示方法频率特性是一个复数,所以它和其他复数一样,可以表示为指数、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等几种形式,如图5-2所示。频率特性的几种表示方法如以下各式。G(j)=P()+jQ()(直角坐标表示式)=

19、G(j)

20、G(j)(极坐标表示式)=M()ej()(指数表示式)式中,P()和Q()分别称为系统(或元件)的实频特性和虚频特性。图5-2G(j)在复平面上的表示由图5-2所示几何关系知,幅频、相频特性与实频、虚频特性之间的关系为P()=M()c

21、os()(5-14)Q()=M()sin()(5-15)(5-16)(5-17)2.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用频率法分析、设计控制系统时,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