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ppt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ppt

ID:55664302

大小:3.85 MB

页数:180页

时间:2020-05-23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ppt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ppt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ppt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ppt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信息控制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1第5章频域分析法5-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5-3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分析5-4奈奎斯特判据5-5稳定裕度5-6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性能5-7闭环系统频率特性分析2研究背景时域分析t、复域分析s、频域分析w频域分析法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表示为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合成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响应反映了系统性能,根据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瞬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指导系统设计3特点(1)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用实验方法获得,对于

2、难以列写微分方程式的元部件或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由于频率响应法主要通过开环频率特性的图形对系统进行分析,因而具有形象直观和计算量少的特点。(3)频率响应法不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而且还适用于传递函数不是有理数的纯滞后系统和部分非线性系统的分析。4§5-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一、频率特性的定义1、频率响应:线性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例:RC电路如图所示,施加正弦输入则输出5施加正弦输入传递函数输出假设初始状态为零,由拉氏反变换求方程的解指数衰减项稳定的正弦输出67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一个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如果对其输入一个正弦信号

3、,系统的稳态输出(稳态响应)也是同一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在幅值和相位上发生了变化。78(1)输入为相对输入,输出有相位差,幅度不同89(2)输入为输出有相位差,峰值衰减,输入峰值不变910(3)输入为输出有相位差,初始段峰值衰减,之后峰值稳定102.频率特性输入:稳态输出:频率特性: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输入作用下,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的复数比。幅频特性相频特性11频率特性表达式: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实频特性;---虚频特性复数式:极坐标式:指数式:12j各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频率特性本质上就是一种数学模型,那么他与时域和复域数学模型之间什么关系呢

4、?13二、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假设互不相同且为实数。输入:输出:14假设系统是稳定的,15实验方法输入:稳态输出: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6线性系统微分方程频率特性传递函数S=pjw=sjw=p时域、复域和频域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17三频率特性的几种图示方法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奈奎斯特(Nyquist)曲线,或极坐标图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Bode)图3、对数幅相特性曲线——尼柯尔斯(Nichols)曲线18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Nyquist曲线)时,在复平面上的运动轨迹简称幅相曲线或极坐标图幅频特性、实频

5、特性为ω的偶函数相频特性、虚频特性为ω的奇函数所以幅相曲线关于实轴对称一般只做时的变化曲线19例:RC电路的频率特性为j01Im[G(jω)]Re[G(jω)]200.1110ω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Bode)曲线坐标系:半对数坐标系横坐标按ω的对数线性分度,标以ω十倍频或十倍频程,用符号dec表示21均匀分度,单位分贝,符号dB纵坐标以度或弧度为单位进行线性分度纵坐标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横坐标按照的对数进行线性刻度;对数相频特性曲线22233、对数幅相特性曲线尼柯尔斯(Nichols)曲线L(w)[dB]f(w)将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两条曲线

6、合并成一条曲线。横坐标为相角特性,单位度或弧度。纵坐标为对数幅频特性,单位分贝。24常用频率特性曲线比较名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对数幅相特性曲线常用名奈奎斯特图伯德图尼柯尔斯图坐标系极坐标半对数坐标对数幅相坐标25比例环节延迟环节微分环节一阶微分环节二阶微分环节惯性环节振荡环节积分环节§5-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26一、比例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1、幅相频率特性2、对数频率特性27二、积分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1、幅相频率特性2、对数频率特性28三、微分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1、幅相频率特性2、对数频率特性29四、惯性环节传递函数

7、:频率特性:1、幅相频率特性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是一个半圆,证明如下:302、对数频率特性采用分段直线(渐近线)近似:——低频渐近线——高频渐近线最大误差:对数幅频渐进特性曲线31最大误差32一阶因子的频率响应曲线以渐近线表示时引起的对数幅值误差33五、一阶微分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1、幅相频率特性2、对数频率特性低频渐近线:高频渐近线:3435六、振荡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1、幅相频率特性36谐振峰值:值较小时幅频特性的极大值。令得:——谐振频率——谐振峰值370Re[G(jω)]Im[G(jω)]1AB振荡环节382、对数频率特性低频段高频

8、段39w=r振荡环节0dBL(ω)dBωwnwr(0<z<0.707)[-40]0<z<0.5z=0.50.5<z<1j(wn)=-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