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数学模型2011第5讲

系统的数学模型2011第5讲

ID:40357416

大小:1.48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7-31

系统的数学模型2011第5讲_第1页
系统的数学模型2011第5讲_第2页
系统的数学模型2011第5讲_第3页
系统的数学模型2011第5讲_第4页
系统的数学模型2011第5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系统的数学模型2011第5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上一讲内容第5讲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2系统的传递函数7、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①比例环节(放大环节)②一阶惯性环节③微分环节④积分环节⑤振荡环节⑥延迟环节2.3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简化Blockdiagramreduction在系统建模中,对于各个环节,分别用传递函数代表环节,用环节输入、输出的拉氏变换代表其输入、输出,从而形成一种表示系统与外界之间以及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框图,即所谓系统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简言之,它是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向的图形表示。与物理结构图区别

2、: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数学模型,都是用纯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系统特性,不能反映系统中各元部件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而系统原理图、职能方框图虽然反映了系统的物理结构,但又缺少系统中各变量间的定量关系。结构图或称为方框图、方块图等,既能描述系统中各变量间的定量关系,又能明显地表示系统各部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①函数方框图(Block):由两箭头加一方框组成。指向函数方框的箭头表示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离开函数方框的箭头表示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方框中为该环节的传递函数。方框的输出为方框输入与该环节传递函数的乘

3、积。1、方框图的构成要素(Componentsofblockdiagram)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下面以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为例说明:②相加点(SynthesisPoint(Comparingpoint)):也称综合点或比较点,作用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同的信号进行代数求和。输入可以有两个或多个,但输出是唯一的。加号可以省,减号不可省。③分支点(Derivationpoint/measuringpoint):也称引出点,它表示把一个信号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由于在信号线上只传递信号,不

4、传递功率,所以每一路输出都与原信号相同。+-++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2、建立系统方框图的步骤①建立系统(或元件)标准化的微分方程;②对所建立的微分方程在初始状态为零的条件下进行拉氏变换,并根据各个变换式的因果关系(从输入到输出),分别给出相应的方框图。③从系统的输入量与反馈信号进行叠加的比较环节开始,沿信号流动的方向,通过传递函数方框,将所有中间变量之间的关系一一画出,直至画出系统的输出量与主反馈信号。例下图为电枢控制式直流电机原理图。其中:总的负载力矩。当激励不变时,用电枢控制的情况下,为给

5、定输入,为干扰输入,为输出。系统中电动机旋转时电枢两端的反电动势为为电动机的电枢电流,M为电动机的电磁力矩。为电枢两端的控制电压,为电机的旋转角速度,为折合到电机轴上的据题意可列出如下方程:对左边各式进行拉氏变换得:按各变量的因果关系,得上述各式的传递函数方框图:(a)(b)(d)+_(c)环节传递函数+_(a)(b)(d)+_(c)环节传递函数+_+-+-系统传递函数框图将各传递方框图按信号的传递关系连接起来,便得到下图:实际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可能含有多个反馈回路,甚至出现交叉连接的

6、复杂情况。为便于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计算,需要利用等效变换的原则,对系统的方框图加以简化。常用的结构图变换方法有两种:环节的合并;信号分支点或相加点的移动。结构图变换所遵循的原则是:变换前后的数学关系保持不变,即有关部分的输入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3、传递函数方框图的等效变换(Blockdiagramreduction)环节与环节首尾相连,前一环节的输出作为后一环节的输入。忽略其负载效应时,等效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之积:⑴环节的合并在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中,环节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串联

7、、并联和反馈连接三种。①串联环节的等效:②并联环节的等效两个或多个环节的输入相同,输出量为各个环节输出量的代数和。其等效传递函数即为各传递函数的代数和:±③反馈连接的等效和所示的方法连接,称为反馈连接。反馈信号若取加号表示正反馈;取减号则表示负反馈。传递函数分别为的两个环节,若按右图-几个重要的概念前向通道传递函数--输出与偏差之比:反馈回路传递函数--反馈与输出之比:开环传递函数—等效为在相加点处将反馈回路断开,作为输入,经而产生输出。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成为开环系统,它以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对

8、于闭环系统,由于有:故有:得闭环系统传递函数闭环传函为前向通道传函除以1加(或减)前向通道传函与反馈回路传函之积。当H(s)=1时有-此时闭环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思考题:开环传递函数中哪二者的量纲互为倒数?⑵信号分支点和相加点的移动和互换在某些系统的结构图中,往往是串联环节、并联环节和反馈环节交叉在一起,无法用前面所介绍的方法进行简化,这时,需要采用移动分支点和相加点的方法,来消除各种交叉连接。①信号相加点的移动和互换(三种情形)--------后移前移互换②分支点的移动和互换(三种情形)后移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