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征教案

声音的特征教案

ID:40376260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1

声音的特征教案_第1页
声音的特征教案_第2页
声音的特征教案_第3页
声音的特征教案_第4页
声音的特征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音的特征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本节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从知识接受的角度,对初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使学生能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设计上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思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帮助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现象和测量记录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假设,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不仅使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参与新知识学习,而且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达到在玩中学、做中学、学而会的目的。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考虑到演示与活动内容较多,将用两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设计(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2)

2、、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了解发声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本节课的重点: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2、教学难点及克服办法   本节课的难点:声现象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课的类型实验课实践活动课讨论课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具体图像

3、。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和探究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收录机(配磁带)鼓钢尺梳子塑料片发音齿轮二胡橡皮筋碰铃横笛竖笛发令枪和秒表教学程序设计教学阶段及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导入新课5,新课教学70,响度的教学15,演示实验:1)、用收录机播放一首歌曲,调节音量旋钮。2)、用收录机分别播放女高音和男低音所唱的同一首歌曲。教师提问:1)、声音的区别在何处?2)、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声音的词语有哪些?教师总结: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各有其特点,大家所举的词语大多只能反映声音一个方面的特性。新课引

4、入: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又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一一、声音的特征发声器在振动发声时,振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也有所有制不同。演示实验:将钢尺的一端固定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使其振动发声,比较所听到的声音。教师提问:1)、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之处?2)、发声强(响)的时候,钢尺是如何放置的?3)、在其振动过程中有何特点?(板书)(一)、声音的强弱1、响度:声音的强弱。2、振幅:振动的幅度。学生比较听到的声音。学生口答:声音的高低不同、响亮程度不同……学生口答:响亮、嘹亮、清脆、低沉……学生口答:声音的响亮程度、强度……不

5、同学生口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学生口答:上下振动的幅度比较大。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入,做到由浅入深。此实验若条件允许,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学阶段及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教师提问:怎样可使鼓发出的声音响一些?教师引导分析:不论何种发声器,若无振动,则不能发声,所以,发声器发出声音的强弱应与振动有关。教师提问:1)、用力大小、鼓槌大小等因素对鼓面的振动有何影响?2)、声音的强弱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总结: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演示实验:1)、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不同距离处,播放同样的声音。2)、将收录机放在

6、距学生一定距离处,第一次,直接对学生播放,第二次,在其前面放一纸喇叭,对学生播放同样的声音。教师提问:声音的响度还与那些因素有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4影响响度的其他因素:与发声器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学生猜想,并用实践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回答:用力大、用大鼓、用大鼓槌、振动幅度大……学生回答:使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用力大,振幅大……学生回答: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学生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强弱。学生回答:距离、扩音设备、声音散出去的程度……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想。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联系生活实际,对所学的知识

7、进行拓展。教学阶段及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音调的教学20,演示实验:1)、将硬纸片以同样得力量和速度划过疏密程度不同的梳子。2)、用同一张硬塑料片分别接齿轮数目不同的旋转发音齿轮。教师提问:1)、不同的梳子齿和齿轮片在振动过程中的快慢有何不同?2)、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教师补充说明:声音在这方面的不同,反映了声音的第二个特征。(板书)(二)、声音的高低1、音调:声音的高低。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演示实验:改变二胡弦的松紧,演奏同一首曲子,比较歌曲的调子有何不同。教师提问:1)、弦松的时候调子高,还是弦紧的时候调子高?2)、

8、弦松的时候振动快,还是弦紧的时候振动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