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简单机械复习课

第12章 简单机械复习课

ID:40434414

大小:19.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第12章 简单机械复习课_第1页
第12章 简单机械复习课_第2页
第12章 简单机械复习课_第3页
第12章 简单机械复习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12章 简单机械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教师:杨阳班级:八(4)班时间:2017年7月13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2)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3)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4)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5)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

2、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教学重点】杠杆的示意图;力臂的知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省力情况,会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教学难点】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轴转动的硬棒。1、杠杆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轮轴:是连续旋转的杠杆,使用轮轴时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不改变力的方向。2、滑轮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

3、轮组成,即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作用在滑轮组上的动力F=1/n(G物+G动)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表示承受重物的绳子段数,h物体上升高度。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额外功:机械克服自重和摩擦做的功3、机械效率h总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机械效率:η=W有/W总二、复习引入为了撬起很大的石头,小明通常会使用撬棍:把长棒的一端插在大石头的底下,再在长棒的下面垫一个小石头,然后用力压长棒的另一端,使长棒绕着小石头转动,将大石头撬起.三、复习内容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②有些情况

4、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①支点②动力③阻力④动力臂⑤阻力臂画力臂方法: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a)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b)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c)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F1/F2=l2/l13、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

5、动力的方向。(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4、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

6、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5)机械效率的测量:原理:四、考考你——课堂习题(见PPT)五、作业布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