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ID:40482833

大小:422.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03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_第1页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_第2页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_第3页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_第4页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授课教师:姚华博士•概述血液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总量或血液任何成分的改变都能直接影响到造血器官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红细胞形态与功能具有运输氧气、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氨基酸的功能还在酸碱平衡中起缓冲作用红细胞含有血红素(hemoglobin),其具有缓冲的作用。血红素的十分活跃,它既能和氧结合在一起,也能和二氧化碳结合。因此,其主要工作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此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运送氧气,红细胞的90%由血红

2、蛋白组成。血红蛋白是一种红细胞相关的化合物肌红蛋白,在肌肉细胞中存储氧气。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的缘故。•显微镜下白细胞形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介绍血小板循环血中正常状态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人的血小板平均直径约2~4微米,厚0.5~1.5微米,平均体积7立方微米。血小板一旦与创伤面或玻璃等非血管内膜表面接触,即迅速扩展,颗粒向中央集中,并伸出多个伪足,变成树突型血小板,大部分颗粒随即释放,血小板之间融合,成为粘性变形血小板

3、。血小板胞浆中有两种管道系统:与表面相连的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系统。前者是血小板膜内陷在胞浆中形成的错综分布的管道系统,管道的膜与血小板膜相连续,管道膜内表面也有与血小板膜一样的外覆层,通过此管道系统,血浆可以进入血小板内部,从而扩大了血小板与血浆的接触面积,由于存在这套与表面相连的发达的管道系统,使血小板形成与海绵相似的结构。后者即致密管系统的管道细而短,与外界不通,相当内质网。第一节:红细胞疾病一、贫血(一)定义•确切定义: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容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临床上定义:单位体积的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或红细

4、胞数低于正常值。第一节:红细胞疾病(二)贫血的分类•出血性贫血一、定义•急性出血性贫血: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内脏器官(如肝、脾、腔动脉及腔静脉等)及体外血管破裂造成大出血,使机体血溶量突然降低。•慢性出血性贫血:主要由于慢性胃、肠炎症、肺、肾,膀胱子宫出血性炎,造成长期反复出血所致。另外,犬钩虫感染也可造成慢性出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二、病因1.急性出血病例:各种创伤、侵害血管壁的疾病、造成血库、器官破裂的疾病、急性出血性疾病。2.慢性出血病例:胃肠寄生虫病、胃肠溃疡、慢性血尿、血管新生物、血友病、血小板病等。•出血性贫血三、发病机

5、制(一)急性出血性贫血•失血→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减少,主动脉、肺动脉充盈不足、颈静脉窦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心搏加快、血管收缩、动员血库(脾、肝、皮下血管丛)血液进入血管,补充血液量。•急性出血→红细胞急剧下降→血液携带氧功能↓→血氧供应不足→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局部酸性物质过多引起)促进组织液进入血管。•出血性贫血血浆内蛋白质缺乏,血细胞减少,血液粘滞度↓→血流加快→心搏增速、瞳孔散大,汗腺分泌↑。大出血后→刺激造血器官加速造血,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末梢血液中嗜中性白细胞↑。•出血性贫血(二)慢性

6、出血性贫血长期贫血→机体蛋白质和铁储备减少→而造血器官反应再生能力↑→末梢血液中出现幼稚型红细胞→骨髓造血机能衰竭→网织红细胞、多染性红细胞消失→低血素和异型细胞出现,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快。长期贫血→心肌、肝脏及其它器官变性,血管内皮和毛细血管发生脂肪变性。血管的通透性↑→导致水肿和体腔积液。•出血性贫血四、症状(一)急性出血性贫血•轻症时表现软弱无力、呆立不动、四肢叉开、运步不稳。•严重时,休克、脑贫血——呕吐、视力减退、肌肉战抖、可视粘膜苍白、体温降低、皮肤干燥松驰、四肢冰凉、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反射迟钝。•饮水增加—

7、—以补充体液不足,消化机能降低,食欲消失(胃酸分泌不足)。•血液学变化:血液总量↓、血液稀薄、红细胞、Hb↓、血沉加快、幼稚红细胞出现(网织红细胞、多染红细胞、成红细胞),红细胞中Hb氧饱和度不足,血色指数低于1.0,说明机体造血机能加强,机体内铁含量不足。•出血性贫血(二)慢性出血性贫血病程发展缓慢,进行性消瘦、衰弱,严重时可视粘膜苍白,精神不振,消瘦,嗜睡。血压低,脉快,轻微运动心率显著上升,呼吸浅表,心脏听诊,心音低沉,心浊音区扩大。脑贫血→晕厥、视力减退、嗳气、呕吐、膈肌痉挛性收缩。严重贫血:胸腹部、下颌间歇、四肢末梢水肿

8、,体腔积液,胃肠消化吸收机能↓、下痢→机体极度虚弱→死亡。•出血性贫血比较项目发病初期可视黏膜肢体变化血液学变化急性出血性贫血起病急骤顿然苍白四肢发凉出冷黏汗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平行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型贫血慢性出血性贫血起病隐袭逐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