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ID:40566172

大小:1.61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4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_第1页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_第2页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_第3页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_第4页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背景)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北宋中期面临的统治危机: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形成。认识北宋改革的必要性。发展要求:探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成因。知道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说明:学习本课要注意理解王安石变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导致农民负担加重。(2)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

2、剥下,农民生活困苦。(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2、表现:农民生活困苦,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1、原因: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二)民族矛盾的激化辽、西夏不断进攻北宋,边患危机严重。史料链接: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思考:以上材料

3、反映了什么现象?辽和西夏的进攻,北宋败多胜少。北宋与辽西夏对峙示意图(一)北宋初期皇权的加强1、背景:唐末以来出现了长期的藩镇割据局面。2、目的:防止藩镇割据,强化皇权。3、措施:(1)集中军权: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杯酒释兵权“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一)北宋初期皇权的加强1、背景:唐末以来出现了长期的藩镇割据局面。2、目的:防止藩镇割据,强化皇权。3、措施:(1)集中军权:设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以互相牵制;经常换防各地驻军。(2)集中行政权:设立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互相牵制。(3)集中财政权:三司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宰相权力。二、积贫

4、积弱局面的形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史枢密副史宋太祖分相权加强君权(一)北宋初期皇权的加强(二)空前强化的皇帝专权的负面影响1、形成“积弱”局面。有何表现?表现为军队战斗力削弱,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签盟约以求苟安,如宋辽“澶渊之盟”。2、形成“积贫”局面。原因是: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材料一: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及。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材料二:宋太祖建国之初

5、,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总额才22万,太宗至道时达66万,真宗天禧年间为91万,到仁宗庆历时激增到126万之多。年代收入(贯)支出(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历史现象?冗官冗兵冗费材料三: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导与练P27-28互动探究(一)北宋初期皇权的加强(二)空前强化的皇帝专权的负面影响1、形成“积弱”局面。有何表现?表现为军队战斗力削弱,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

6、败多胜少,签盟约以求苟安,如宋辽“澶渊之盟”。2、形成“积贫”局面。原因是:①冗官:机构重叠,官职混滥,国家财政负担加重。②冗兵:扩充军队和“荒年募兵”,使军队数量增加,军费开支高涨。③冗费:北宋财政入不敷出。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的积贫积弱:“三冗”使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北宋政府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扩充军队数量,致使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澶渊之盟:(1)背景:1004澶渊之战,1005签约议和。(2)内容:①送岁币②辽撤兵③兄弟相称(3)评价:

7、①对北宋是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和政府的财政困难。②但它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北宋中期主要面临三大社会问题:①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农民负担沉重,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②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③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请回答:(1)范仲淹“忧”的是什么?他解决这些问题的重点措施是什么?(2)其改革结果如何?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背景:(1

8、)社会矛盾激化,北宋“积贫”“积弱”局面比较严重。(2)北宋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2、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