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ID:40591548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魏家佐小学五三班汪俊颖学情分析39页例10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3.培养学生联系

2、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及难点1.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计算。1.5÷0.3+3.2        4.9÷0.7-1.2×54.8÷1.2+0.6×5      0.4×(3.2-0.8)÷0.8二、引入新课小强妈妈前几天买来了一桶香油,重2.5千克(出示实物),因这桶过大,小强妈妈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请你们帮她想一想该怎么办?那小强妈妈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三、探索新知1.“进一法”出示例10(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没分装在一

3、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0.4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盛0.4千克的玻璃瓶里,求需要多少个瓶,也就是求什么呢?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③汇报:师: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④明确:这道例题我们用的是一种新的取近似值的方法——“进一法”,在用这种方法取近似值时:瓶子数量只能是整数,6个瓶子装不下,要7个瓶子才能装完。6.25的十分位上是2,也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不管十分位满不满5,都想前一位进1。这

4、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⑤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要用的“进一法”?归纳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需要多少容器、布袋、车辆等物品的数量时,根据需要,求得的结果用“进一法”取整数。2.“去尾法”投影出示例12(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根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①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指名板演。25÷1.5=16.666……(个)礼盒的数量必须是整数,那这一题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是多少个礼盒呢?包装17个礼盒,25米的丝带够吗?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

5、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应得17个,但剩下的0.666......个不够1个,也就是包装16个礼盒后所剩的丝带不够在包装1个礼盒,需要将得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去掉,得近似数16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③交流:这题为什么不能像第1题那样进一法呢?④明确:这道例题我们用的是一种新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去尾法”,在用这种方法取近似值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都要舍去。⑤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要用的“去尾法”?归纳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的结果不一定都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值。如求包装纸、包装袋等包装物品的数量时,计算结果要用“去尾法”。3.引导学生比较(1

6、)和(2)两题在取商的近似值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不采用“四舍五入法”。不同点:(1)是向整数部分进一;而(2)只取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舍去。)4.小结:“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四、深化方法、巩固应用1..市场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2.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2)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

7、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