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上的沉思2

刘公岛上的沉思2

ID:4061846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刘公岛上的沉思2_第1页
刘公岛上的沉思2_第2页
刘公岛上的沉思2_第3页
刘公岛上的沉思2_第4页
资源描述:

《刘公岛上的沉思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课刘公岛上的沉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回顾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遭受的外国侵略。2、了解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爱国、报国的热情。学习重点:2、回顾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遭受的外国侵略。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新课: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深入,中国人民掀起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高潮。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段历史。活动一:八国联军侵略

2、中国故事会1、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故事资料2、教师小结: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活动二:展示自我学生小组合作完成P17“填一填”要求:1、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2、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推举代表发言3、组长负责记录、汇总。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时间主要战争发动战争的国家结果1840-1842鸦片战争英国中国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俄、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83-1885中法战争法国《中法新约》1894.9-1895.4甲午战争日本《马关条约》1

3、900.6-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法、俄、美、德、意、日、奥《辛丑条约》活动三:“才学展示”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自选一次战争进行简单介绍。活动四:“谈谈感想”材料:1、教师利用多媒体补充八国联军侵华的有关图片2、八国联军罪行1900年5月28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6月6日前后,八国联合侵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八国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残绝人寰。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

4、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900年7月16日,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几乎全部被俄军惨杀,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国侵略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被赶入黑龙江淹死,只有极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国军队占领齐齐哈尔;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俄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1900年6月10日,外国侵略军2000多人在西摩尔率领下,由天津向北京进攻,沿途遭到义和团民众的抵抗。11日,义和

5、团与侵略军在落垡车站附近展开白刃战。18日,义和团将进犯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包围起来,发动攻击,打死打伤侵略军数十人。19日,西摩尔败走天津,途中遭到民众堵截,死伤400人。22日,狼狈退到天津西沽。6月17日,另一支侵略军在大沽登陆,进犯天津,一路处处挨打,直到23日才窃据老龙头车站(现天津车站),并和在西沽的侵略军会合,到达天津租界,向天津城发动进攻。7月6日起,天津战事激烈,张德成领导义和团众在紫竹林与侵略军血战三昼夜。14日,天津失陷。3、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

6、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9亿8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看到一幅幅图片,一行行用血和泪写成的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补充: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定了清政

7、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活动五:“总结经验,励志图强”材料: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各界层的民众就开始了反侵略的斗争,但中国政府几乎每战必败,败必签约。问题:1、你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么?2、作为中国未来的主人,我们不能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发言、评价,教师总结。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主权、领土和财富,中国人变得更加贫苦不堪,你准备用什么凡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呢?补充:活动六:1、《七子之歌》是指哪些城市?2、学生查阅后回答三、解疑释疑,拓展升华。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2、老师质疑

8、,学生解答。四、课堂小结,回扣目标。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回答学习收获。五、达标检测,巩固提高。教学反思:教师展示《七子之歌》,学生诵读从而让学生感受“七子”离开“母亲”怀抱的凄苦,让学生铭记这段历史,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