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名医之路-脉诊

通往名医之路-脉诊

ID:40639207

大小:1.3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8-05

通往名医之路-脉诊_第1页
通往名医之路-脉诊_第2页
通往名医之路-脉诊_第3页
通往名医之路-脉诊_第4页
通往名医之路-脉诊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往名医之路-脉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脉诊昆明市中医院心内科孙鑫一脉诊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切诊脉诊形成原理与心脏活动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形成脉搏。动力:气---心原料:血---肝---肺---脾---脾---肾---肝场所:脉管---心合脉总之,心为主导,各脏器协调配合。据现代医学研究,构成脉搏的形象,主要是心脏搏动(包括搏出量与搏出力)所产生的压力、动脉管壁弹性与末梢抵抗力、血液粘稠度三个条件。正常脉搏的成因是心跳频率、心脏活动节律、心脏射血功能、动脉壁弹性、小动脉紧张度、血管充盈度及神经、内分

2、泌调节功能等多种因素综合反映。(二)脉诊的部位一、脉诊的部位1、遍诊法(三部九候):上部、中部、下部2、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趺阳、太蹊切诊脉诊意义1判断病位:脉浮---病位浅,在表脉沉---病位深,在里病性:迟脉---寒证数脉---热证邪正盛衰:脉虚弱无力---正气不足脉实有力---邪气亢盛2推断预后:久病,脉缓和---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久病(失血、久泄等),洪脉---邪盛正衰,危候部位---寸口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内侧—关关前(腕侧)--寸关后(肘侧)--尺左:心、肝、肾右:肺、脾、肾脏腑划分左手右手心(膻中)——寸———肺(胸中)肝

3、(胆)———关———脾(胃)肾(小腹)——尺———肾(小腹)(膀胱小肠)(大肠)方法(注意事项)时间:清晨或内外环境安静时(气血不受干扰)体位:坐位、正卧位。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指法:医生左手—患者右手,医生右手—患者左手寸、关、尺总按、单按举、寻、按推寻平息:呼吸自然均匀,虚心冷静,思想集中。指法1、选指选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目。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成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度左右,使手指紧贴脉搏。指目按脊,指目对准脉脊,便于体会脉象。指目——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处与指甲二角之间的部位。触觉灵敏,便于推移。诊脉时三指不宜

4、平按或垂直。2、布指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布指疏密视患者手臂长短,医生手指粗细而定。臂长,指细,布指宜疏;臂短,指粗,布指宜密。小儿一指定三关。运指(1)举法:轻按脉搏,又叫浮取。(2)按法:重按至筋骨,又叫沉取。用力适中,按至肌肉,叫中取。(3)寻法:寻找之意。手指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推寻。寸、关、尺三部指指交替,细细寻找。(4)总按:三指同时用力诊脉。体会形态、脉位、脉力。(5)单按:一个手指诊一部分脉象。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形态平息平息:医生诊脉时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以医生呼息计算病人脉率。意义:(1)凭医生呼吸计算

5、脉搏次数。医生每分钟呼吸16—18次,正常人脉搏72—80次/分。(2)医生思想集中,专一。在诊脉时,最好不参入问诊。14总按切诊切诊脉象的要素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脉位:脉管的浅深至数:脉搏的频率脉长:脉动的范围长短脉力:脉搏的强弱脉宽:脉管的粗细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均匀度:脉动的节律切诊脉形脉势正常脉象1形态:三部有脉,沉取不绝;一息四---五至(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即有胃:和缓、从容、流利。有神: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2生理性变化:性别、年龄、体格、季节

6、等。脉象的生理变异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脉沉。2、与精神情志有关: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春弦、夏洪、秋浮、冬沉。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切诊常见脉象及主病脉位---浮、沉脉率---迟、数脉宽度---洪、细脉长度---(长、短)脉力度---虚、实脉流利度---滑、涩脉紧张度---弦、紧、濡脉均匀度---促、结、代浮脉1、脉象: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动部位浅表,如水漂木。2、意义:(1)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

7、风寒浮紧,风热浮数。(2)主虚阳外越:(里证)阳气虚衰,虚阳浮越,脉浮无根。(3)主常人:瘦人脉浮,夏日阳气升浮,可见浮脉。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稍弱而不空。主病:表证;虚阳外越证。说明:1外邪侵袭肌表时,人体气血趋于肌表抗御外邪---脉气鼓动于外---浮而有力。2阴精亏虚不能敛阳,阳气外越,或气虚虚阳外越,脉气浮散于外---脉浮无根。沉脉1、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2、意义:(1)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2)主常人:肥胖人,冬季脉收藏。六阴脉: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8、。主病:里证。说明:1病邪(血淤、积聚等)在里,邪正相争,气血困阻,阳气不能浮动于外---脉沉有力---里实证。2气血不足,阳气不能鼓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