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2017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ID:40698255

大小:5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2017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1页
2017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2页
2017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3页
2017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对比(专题三)复习目标:1、从不同角度对比中外改革时间、人物、内容、结果。2、探究比较改革的原因、性质、启示。综合联系。一、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重大改革进行梳理。1、按时间划分:时间:改革事例: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古代日本()。19世纪中后期 1、俄国()2、日本()3、中国()4、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 5、苏俄() 6、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 7、苏联()8、东欧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20世纪七八十年代 9、苏联 () 10、中国()2、不同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的改革:洋务运动    ()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

2、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新经济政策()改革 苏东社会主义改革(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中国的改革开放3、推动改革的重要人物: 中国洋务运动:奕李鸿章等  俄国1861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明治天皇 中国戊戌变法:苏俄新经济政策:列宁  美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  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4、按影响划分: 1)、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A、中国洋务运动B俄国农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戊戌变法E美国罗斯福新政2)、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A、苏俄新经济政策B、美国罗斯福新政C、中国改革开放二、探

3、究问题,合作交流。1、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改革的比较: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1)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分别是什么?(2)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3)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的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4)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2、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的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相同背景: 相同影响: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巩固了本国现有制度各自特点: 成功原因: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整

4、生产关系,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认识: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要勇于创新等3、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归纳整合中外改革的类型有哪些?1.促进社会性质的变化,确立先进社会制度:如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等。2.适应先进生产方式,促进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3.社会制度的自我调节、巩固与发展:如罗斯福新政4.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探索:如戊戌变法。5.学习先进文化,实现富国强兵:如大化改新、彼得一世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6.

5、吸取不同社会制度优点进行自我完善:如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三、学以致用,亮剑中考。1.“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这是《史记》对战国时期一次变法的记载,实施这次变法的人物是:A.商鞅B.秦始皇C.汉武帝D.北魏孝文帝2.中外历史上,推动社会发展,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有:①商鞅变法②戊戌变法③彼得一世改革④俄国1861年改革⑤大化改新⑥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3.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

6、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改革4.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都进行了迁都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5.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改革前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②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③都改变了社会性质,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⑤都

7、加快了两国对外侵略扩展的步伐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6.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C.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D.资本家经营鞋帽厂7.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二.列举与下列改革有关的人物:(1)扩大公民的权利,

8、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_______;(2)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