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实习—八纲辩证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

ID:40698513

大小:751.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8-06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_第1页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_第2页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_第3页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_第4页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一实习—八纲辩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辨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成晓霞复习四诊望诊:神舌诊二便闻诊:语声呼吸气味问诊:围绕主诉病史女性十问歌切诊:脉诊足背动脉搏动+四肢皮温目的要求掌握八纲辨证的基本方法及内容;运用上述方法对病历进行分析课后作业第一节辨证的基本概念辨,分别、辨别、区分。《说文》“判也”。要明辨区分的清楚。辨别、认识、判断证候,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运用中医的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综合分析,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病势从而作出证候诊断的过程。证、症、病的概念症(即症状)指患者察觉到的异常感觉和医

2、生发现的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如:头痛发热汗出咳嗽等证、症、病的概念证(证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搜集的完整资料进行全面综合而得出的诊断性结论。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如:肝气郁结证等证、症、病的概念病(疾病)病史上或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共同特征,不因患者和地域差异而改变的一组临床表现。是对某种疾病矛盾运动全过程的综合概括。一个病可以有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可以有相同的证。症、证、病的联系与区别症状: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外在表现)是辨证的主要依据。疾病:是临床表现(症状)的病名。证:疾病的某一阶段所出现症状的病理机制

3、的概括,是辨证所得出的结论。是疾病的本质反映。第二节主要的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分析此方面病变)(用于杂病)八纲辨证(总纲)(外感热病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一、八纲辨证各种辨证的基本纲领。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分析归纳疾病的病位深浅,病性寒热,邪正盛衰和阴阳属性。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从类别来说分为阴证、阳证从部位来说分为表证、里证从性质来说,分寒证、热证从邪正盛衰来说,分为实证、虚证阴阳—总纲阳阴表热实里虚寒(一)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变部

4、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指人体在外表浅的部位,如皮毛、肌肉、经络等。里:是指人体在内深层的部位,如脏腑、气血、骨髓等。1.表证概念:主要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由外感六淫之邪侵入人体皮毛、肌肤、卫气等浅表部位,而表现出的证候。途径: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肌体所致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证候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表证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兼见头身痛、鼻塞、咳嗽等症状。辨证要点:1.发热、恶寒必须同时见到;2.或多或少伴有一些肺卫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等;3起病急,病

5、程短。2.里证产生原因:表邪不解内传入里;外邪直接侵犯脏腑;情志饮食劳倦伤人使脏腑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以脏腑的证候为主。特点: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多有舌质及舌苔的改变。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起病的急慢病程的长短发热是否恶寒舌象有无变化脉象的沉浮4、表证与里证的关系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表里转化:“由表入里”表示病势加重“由里出表”表示病势减轻(二)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病证属性的纲领,以此来辨别阴阳的盛衰。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机能活动衰减。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机体机能活动亢进。1.寒

6、证病因病机:寒邪外袭,阴盛则寒;阳气不足,阳虚则寒。临床表现:恶寒或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寒证辨证要点:1.寒冷的感觉,患者自觉畏寒,医生检查时感觉到病人四肢不温。2.面色、舌色、分泌物的淡白。3.神志活动表现得淡漠、缓慢等。2、热证病因病机外感热邪;寒邪入里化热;素体阴虚;情志内伤郁而化火;过食辛辣,蓄积为热。热证辨证要点:1.炎热的感觉,发热、恶热、烦热、皮肤灼热等症;2.面色、舌色、分泌物等颜色加深;3.排泄物、分泌物粘稠热臭;4.津液减少,各孔窍干

7、涩、枯燥;5.神情活动烦躁不安,静少动多。3.寒证与热证的辨别从寒热情况是否口渴面色的红白四肢的冷暖二便及舌象脉象加以鉴别4、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热错杂寒证和热证同时并存上热下寒证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热转化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证,或反之。热证出现寒证消失寒证出现热证消失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寒热真假(1)假象——肢末、外部,真象——内部、中心的症状。辨别真假寒热的关键——胸腹的冷热胸腹部冷+不灼热——寒胸腹灼热——热(2)假象——疾病的后期,真象——始终贯穿疾病全过程。(三)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

8、正邪盛衰的纲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指正气虚,凡以气血阴阳不足,机体功能衰退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证候为虚证。实指邪气盛,凡以邪气过盛,机体功能亢奋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证候为实证。1、虚证虚证: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多见于素体虚弱者。(如: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大吐、大泻、大汗、出血、失精→阴液气血耗损)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虚成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