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

ID:40777380

大小:23.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7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_第1页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_第2页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_第3页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_第4页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石子: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桩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径不大于5c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于2%。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选用,粉煤灰掺合料按试验室的规定确定。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一般应备有三木搭、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鍬、手铲、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

2、水照明灯(低压36V、100W),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木辘轳、活动爬梯、安全帽、安全带等。模板:组合式钢模,弧形工具式钢模四块(或八块)拼装。卡具、挂钩和零配件。木板、木方,8号或12号槽钢等。(二)作业条件:1.根据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和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等有关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2.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施工前应会同有关单位和业主进行详细检查,并将建(构)筑物原有裂缝特殊情况记录备查,对挖孔和抽水可能危及的邻房应事前采取加固措施;3.施工前应组织图纸会审,

3、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等作为施工依据并列入工程档案;4.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设房屋等,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进行平整处理,以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5.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测定高程水准点,并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6.场地及四周应设备排水沟、集水井,并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方案施工现场的出土路线应畅通。7.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逐孔全面检查各项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使安全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上都得到落实。二、施工流程:场地整平à放线

4、、定桩位à挖第一节桩孔土方à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à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à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等à第二节桩身挖土à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à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à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à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à对桩孔直径、深度、扩底尺寸、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à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à吊放钢筋笼就位à浇灌桩身混凝土。三、测量控制:1.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

5、专人负责。2.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作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护壁支模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作中心控制用,用尺杆找圆周,以基准点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孔深和截面尺寸正确。四、施工方法:(一)挖孔方法:(1)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孔深不宜大于40m。(2)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鍬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按设计桩直径加2倍护壁厚度

6、控制截面,允许尺寸误差3cm。每节的高度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0.5-1.0m为宜。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罗筐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支架、工字轨道、电葫芦或搭三木搭,用1~2t慢速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用土堵缝隙)将泥水一起吊出。大量渗水,在一侧挖集水坑,用高场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用统一降水的措施,再进行开挖。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二)护壁施工:1

7、.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或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灌混凝土和下一节挖土操作。混凝土用人工或机械拌制,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采用如图护壁形式。2.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2)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3.修筑井圈护壁应遵守下列规定:(1)护壁的厚度、拉结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3)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