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

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

ID:40782612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_第1页
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_第2页
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_第3页
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摘要】:元刻板印象的概念是由Vorauer等人在1998年明确地提出(Vorauer,Main,O’Connell,1998),它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内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或看法。在过去的几十年,刻板印象的加工机制及其刻板印象对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研究领域。然而近几年,一些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于元刻板印象(meta-stereotype),虽然到目前为止,有关元刻板印象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但它已成为继刻板印象研究后的

2、一个新动向。元刻板印象的已有研究大多数集中于不同民族、种族群体之间,少数研究涉及到了不同性别群体之间的元刻板研究。不同群体之间往往在社会上有着地位的高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元刻板印象是影响群际关系的更加重要的变量。与刻板印象相比,元刻板印象会对群际关系产生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对元刻板印象及其对群际关系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本研究将社会阶层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同时社会阶层的分化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和人们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陆学艺,2

3、002)。因此,揭示不同社会阶层的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和群际关系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该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对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增进了解,改善群际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主要对元刻板印象的界定、元刻板印象与元知觉的关系、元刻板印象的研究方法及其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和概括。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主要以不同社会阶层作为研究对象,对元刻板印象的特性及其作用进行了探索。研究一检验了社会较高阶层和社会较低阶层的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的内容,并对元刻板印象和自我刻板

4、印象以及外群体的他人刻板印象的关系做出分析。结果发现,自我刻板印象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元刻板印象也比较积极,相比之下,他人刻板印象则较消极;元刻板印象与自我刻板印象的一致性比较高。研究二检验了社会较高阶层和社会较低阶层的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他人刻板印象和群际关系(外群体态度、对群际关系的认知和交往兴趣)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自我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比较积极,他人刻板印象比较消极;交往兴趣比较消极,外群体态度和群际关系的认知为中等水平,社会较高阶层的外群体态度比社会较低阶层的外群体态度较为积极;社

5、会较高阶层的群际关系与他人刻板印象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社会较低阶层的群际关系与元刻板印象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他人刻板印象的部分维度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社会较高阶层的群际关系结构模型中,他人刻板印象对外群体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外群体态度对交往兴趣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在社会较低阶层的群际关系结构模型中,元刻板印象对外群体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外群体态度对交往兴趣、对群际关系的认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三检验改变元刻板印象对于群际关系(外群体态度、对群际关系的认知和交往兴趣)的影响作用。

6、结果发现,元刻板印象的不同处理没有对社会较高阶层的群际关系产生明显的影响;元刻板印象的积极凸显提高了社会较低阶层的外群体态度和对群际关系的认知,对交往兴趣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总体讨论部分,本文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于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元刻板印象对于群际关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有关元刻板印象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本研究结果只能与国外类似研究结果作比较,本文对结果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论文对元刻板印象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元刻板印象领域值得拓展

7、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他人刻板印象元知觉群际关系社会阶层【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B842【目录】:摘要6-8ABSTRACT8-13第一篇元刻板印象理论综述13-32第一节元刻板印象概述13-241.元刻板印象的界定13-142.元知觉和元刻板印象14-173.个体元知觉和群体元知觉形成的决定因素17-194.群体元知觉的形成过程19-215.减少群际元知觉负效应的策略21-24第二节元刻板印象的特性与研究24-321.

8、元刻板印象测量24-262.元刻板印象的准确性26-273.元刻板印象的激活27-284.元刻板印象的作用28-32第二篇元刻板印象的研究32-71研究一元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特征研究: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分析32-491.引言32-372.研究方法37-383.研究结果与分析38-464.讨论46-475.结论47-49研究二元刻板印象、他人刻板印象与群际关系: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分析49-651.引言49-522.研究方法5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