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

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

ID:40786502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_第1页
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_第2页
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_第3页
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_第4页
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冷鼓、脱硫工艺流程知识第一节冷鼓工序一、概述冷鼓岗位是负责接收和加压输送炼焦的荒煤气,使煤气冷凝、冷却、除渣、除焦油,同时通过焦油氨水分离槽分离出合格的焦油、循环氨水、剩余氨水。生产的焦油送往油库,循环氨水送往炼焦荒煤气管喷洒冷却荒煤气,剩余氨水除焦油冷却后送入洗涤岗位。煤气经初冷器冷却后用鼓风机加压输送至洗涤岗位。二、工艺流程焦炉来的荒煤气通过高压氨水、循环氨水的喷洒冷却至82℃左右进入气液分离器,从顶部出来的煤气通过横管初冷器先后与循环水、低温水间接换热得到冷却,使温度降至22℃,冷却后的煤气从底部进入电捕焦油器,在电捕内经高压电场电离捕除煤气中的焦油雾滴,再经煤气鼓风机加压送硫铵工段。在

2、煤气冷却、电捕除油、鼓风加压的同时冷凝、分离出大量的焦油氨水混合液由上段冷凝液泵送入吸煤气管道。从炼焦炉来的高压氨水、循环氨水及荒煤气冷却冷凝下的焦油等形成的混合液沿吸煤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由底部排出,自流入刮渣槽,刮除大部分焦油渣后,进入焦油氨水分离槽,由于焦油渣、焦油比重较氨水比重大,沉于下层,底部的焦油渣用焦油渣泵抽送往刮渣槽,中下部的焦油从锥口压出,经满流瓶流入焦油槽,由焦油泵外送,上部的氨水溢流入锥外空间(循环氨水槽),由循环氨水泵、高压氨水泵抽送至焦炉喷洒荒煤气,多余的氨水流入气浮除焦油器,经气浮除油后的氨水进入剩余氨水槽,用剩余氨水泵送硫铵工序蒸氨塔蒸氨。主要工艺指标初冷器前煤气

3、温度≤82℃初冷器后煤气温度21±2℃初冷器阻力≤1500Pa电捕焦油器阻力≤500Pa鼓风机前煤气温度22—24℃鼓风机前煤气压力—4—-6KPa鼓风机后煤气压力10—16.5KPa剩余氨水槽液位1500—7000mm电捕焦油器后煤气焦油含量≤50mg/m3电捕后煤气氧含量≤0.6%,2%报警,3%跳车气浮后剩余氨水焦油含量≤20mg/l焦油中间槽焦油含水量≤10%第二节硫铵工序一、概述硫铵岗位负责接收冷鼓送来的煤气与剩余氨水,煤气在饱和器内经硫酸喷洒脱除其中的氨,同时分离出结晶的硫铵,将硫铵干燥、包装、入库,生产出合格的硫铵产品。将冷鼓送来的剩余氨水在蒸氨塔内进行蒸馏分离,分离出的氨汽送饱

4、和器,蒸馏净化后的蒸氨废水经冷却后送生化。二、工艺流程由鼓风机来的煤气经煤气预热器预热至55--60℃后进入喷淋式饱和器,在饱和器上段分两股通过环形室,在后室汇合后进入内置的旋风分离除酸器,分离夹带的酸雾,在前室、环形室、后室与循环喷淋的硫酸母液反应,煤气中的氨及碱性组份与硫酸反应得以脱除。煤气由饱和器顶部出来的煤气进入迷宫式捕雾器进一步捕除煤气夹带的酸雾,离开迷宫式捕雾器的煤气进入终冷洗苯工序。饱和器下段(结晶室)上部的母液经母液循环泵连续抽出送至饱和器前室、环形室喷洒,吸收了氨的循环母液由中心下降管流至饱和器下段的底部,在此晶核通过饱和介质向上运动,室警惕长大,并引起颗粒分级。用结晶泵将其

5、底部的浆液连续抽送至结晶槽。饱和器满流口溢流出的母液流入满流槽内液封槽,再与硫酸高位槽来的浓硫酸混合一起溢流至满流槽,然后用小母液泵抽送至饱和器后室喷淋。补水和大加酸时,多余的母液经满流槽自流至母液贮槽,再用小母液泵抽送至饱和器。此外母液贮槽还可供饱和器检修时贮存母液用。在结晶槽内大颗粒结晶与母液分离,母液及小颗粒结晶由结晶槽上部溢流管溢流回饱和器下段结晶室。沉降于结晶槽底部的大颗粒硫铵结晶及浆液定期放入离心机。离心机分离的母液自流回饱和器结晶室,分离出的湿硫铵结晶靠自重落入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将湿硫铵结晶送至振动式流化床干燥机内。热风机将过滤后的空气送至加热器加热至120℃左右后进入干燥床

6、的热风腔,通过流化床的流风孔由下而上垂直吹入湿硫铵结晶,使硫铵呈沸腾状。干燥床在振动电机的激振力作用下产生定向均匀振动,使硫铵稳定翻滚前行进入冷风端;由冷风机送来的冷空气进入干燥床的冷风腔,通过流化床的流风孔由下而上垂直吹入硫铵结晶,使硫铵呈沸腾状同时得以降温冷却,振动床上腔形成的湿气由引风机抽出,经除尘器将湿气中的硫铵颗粒回收,废湿气通过引风机排入大气。干燥后的硫铵自落入硫铵料仓,进行计量包装后作为产品储存、外运。冷鼓工序送来的剩余氨水与蒸氨塔底排出的蒸氨废水换热后,再与终冷洗苯工段的碱泵送来的碱液混合一同进入蒸氨塔,用直接蒸汽将氨蒸出,顶部的氨汽经分缩器后进入饱和器。蒸氨塔底部排出的蒸氨废

7、水经氨水换热器与废水冷却器冷却降温后由废水泵送至生化处理。新设计的氨水管与老系统的氨水管相连,蒸氨塔检修时,剩余氨水互送新旧两个蒸氨系统处理。主要工艺指标:煤气预热器后温度45—55℃饱和器后煤气温度50—60℃母液温度50—55℃引风机输送气体温度≤80℃入蒸氨塔氨水温度≥80℃蒸氨塔底温度100—105℃分缩器后氨汽温度96—98℃至生脱废水温度40℃饱和器阻力≤2000Pa煤气预热器阻力≤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