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ID:40798022

大小:1.66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8-07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_第1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_第2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_第3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_第4页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_第5页
资源描述: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欢迎来到物理课堂--让我们一共探究科学世界的奥秘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思考:人为什么会触电呢?原因?资料分析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皮肤干燥(Ω)皮肤潮湿(Ω)有伤口的皮肤(Ω)1000--5000200--800500以下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电流I/mA作用的特征交变电流(50~60Hz)恒定直流电流0.6~1.5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没有感觉2~3手指强烈颤抖没有感觉5~7手部痉挛有痒和热的感觉8~10手部剧痛,勉强可以摆脱带电体热的感觉增强20~35手剧痛、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呼吸困

2、难热的感觉更强,手部轻微痉挛50~80呼吸困难、麻痹,心室开始颤动手部痉挛,呼吸困难90~100呼吸麻痹,心室颤动,经3s即可使心脏麻痹而停止跳动呼吸麻痹,资料分析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欧姆定律:I=U/R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潮湿的皮肤比干燥时电阻要小,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很危险!安全用电常识一归纳:低压触电都是由于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所以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一:低压触电类型单线触电双线触电(两种触电之低压触电)[思考]鸟儿落在电线上为什么不会触电?高压线上的

3、小鸟站在一根电线上,没有形成火线、地线同时加在鸟儿的两个部位上,而且站在同一根电线上的小鸟的两只脚之间不会有电压存在,也就不会有电流从它身上通过,所以鸟儿不会触电.ABRAB=0UAB=0不是,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事故都是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火线造成的。)知识应用2:请说明这个标志的含义高压危险1:是否人一接触到带电体就会触电呢?安全用电常识二二:高压触电类型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两种触电之高压触电)归纳:高压触电是由于人靠近高压带电体造

4、成的,所以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知识积累一(两种触电)勿接触低压带电体(电压在1KV以下的供电线路)勿靠近高压带电体(电压在1KV以上的供电线路)强大电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若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打120通知医务人员抢救。一:安全用电原则:二:触电急救低压勿摸,高压勿近!家庭电路的常见故障:一:断路二:短路电路中某处断开的电路叫断路1)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由电源正极回到电源负极.2)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应该相连的两点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现象.电路故障短路时有什么危害烧坏电源,严重时可能造成火灾?

5、分析下列四种短路情况知识积累二2:家庭电路常见的故障:断路和短路1、家庭电路中的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灯头或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都属于。3:实际电路中导线、开关、电流表、变阻器等都可能错误地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造成    。断路短路轻松一刻视频一二三关于雷电:室内防雷(雷电的产生):室外防雷:避雷针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至几亿伏,产生很强的光的声。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室内防雷

6、)一:打雷时不要接听或播打电话,因为电话线室外部分在高空架设,极易引雷。雷雨天还要把电视天线、网线等从电器上拔下,防止“引雷入室”。二:雷雨天室内的用电器一律停止使用,因为供电线路室外部分是裸导线,打雷时极易将雷电通过导线传入室内,击毁电器或引起火灾三:高屋建筑一定要安装避雷针,电视天线也要有避雷措施。返回注意防雷安全用电常识三(室外防雷)一:打雷时不要在大树下或高大建筑物下避雨,如果雷雨时正好在树林中,可在林中空地蹲下,如果没有空地,就躲在较低的树下,切记千万不要与树干接触。二:打雷时如果您刚好在空旷地带,你是最容易遭雷击的对象,此

7、时最好找一个低洼处躲藏,切记发生雷雨时千万不要在空旷地带打伞前行,这最危险!返回安全用电常识三(避雷针)高大建筑物的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当带电云层接近高大建筑物时,由于静电感应,建筑物会带上与云层相反的电荷,但由于有避雷针,当建成筑物上还没有聚集起大量的电荷,就在避雷和云层之间发生小规模的放电,放电的电流通过避雷针和接地导线持续不断地进行,使得建筑物和云层之间不可能发生强烈放电,于是建筑物就可以避免雷击的危险.法国旅行家戴马甘兰1688年所著的《中国新事》一书中记有: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

8、,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行至地底,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富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