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ID:40897754

大小:81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10

《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_第1页
《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_第2页
《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_第3页
《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_第4页
《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光电与机电工程系2009年3月目录课程设计一铣磨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二细磨抛光夹具绘制课程设计三光学零件毛坯确定课程设计四透镜细磨抛光镜盘设计课程设计五透镜细磨抛光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六透镜模具图纸绘制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铣磨夹具设计弹性夹具的设计练习目的:1、通过练习,掌握光学零件铣磨的基本原理。2、熟悉光学零件铣磨的基本原理3、掌握弹性夹具的设计方法。练习内容:•1、毛坯直径从6-30mm用Q813铣磨。•2、毛坯直径从31-60mm用尼龙夹具。•3、Q813夹具弹簧壁厚0.75mm;夹持深度为边厚的2/3(>1mm),边

2、厚0.5-1.5mm•4、尼龙夹具夹持深度为边厚的2/3(>1mm);边厚2.5mm练习任务:1、每人设计一种铣磨夹具。2、毛坯直径:每个同学按学号+53、毛坯边厚:每个同学按直径除以10+1;按四舍五入取整。4、用AutoCAD绝地出完整的夹具图纸。5、图解绘制规范,符合《机械制图》标准。6、夹具工艺合理,符合光学工艺要求。成绩评定:1、根据所绘出的图纸,评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2、绘出的CAD文件应妥善保存,以便后面练习参考。附:夹具图纸示例:Q813夹具第17页共19页尼龙夹具毛坯::第17页共19页《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二细磨抛光夹具绘制练习目的:1、通过练习,掌握光

3、学零件上盘的基本原理。2、熟悉光学零件细磨抛光工序夹具的基本形式3、掌握古典法细磨抛光工序夹具的设计方法。练习内容:•1、镜盘直径从15mm-70mm•2、模具曲率半径0.6Φ。•3、模具包括:精磨模、上盘模和抛光模•4、每种模按所提供的标准接头绘制。练习任务:1、每人绘制四张图纸:直径<Φ50和>Φ50,半径为凸、凹各一张2、镜盘直径:小模具:每个同学按学号+5大模具:每个同学按学号+803、模具曲率半径:(0.51+学号除以100)*镜盘直径例:学号为25号,则小模具为:学号+5=30大模具为:学号+80=105模具曲率半径为0.51+0.25=0.76用0.76*镜盘直径(105)=

4、79.8(取80)即为模具的曲率半径。4、用AutoCAD绝地出完整的模具图纸。5、图解绘制规范,符合《机械制图》标准。6、夹具工艺合理,符合光学工艺要求。注:实际上,各模具的曲率半径、直径均不相同。今后要注意。成绩评定:1、根据所绘出的图纸,评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2、绘出的CAD文件应妥善保存,以便后面练习参考。附:模具图纸示例:第17页共19页第17页共19页第17页共19页《光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三光学零件毛坯确定练习目的:1、通过练习,掌握光学零件毛坯确定基本原理。2、掌握光学零件磨边余量计算及毛坯外径的确定确定3、掌握透镜中心厚度加工余量的确定及毛坯总厚度的计算4、

5、掌握透镜下料尺寸的确定及毛垭重量计算。练习内容:•1、根据所给数据画出零件图并计算各参数•2、根据数据设基准样板和工作样板。•3、计算磨边余量并确定毛坯外径•4、确定透镜铣磨后的中心厚度•5、计算出总厚度并给出铣磨前毛坯的完整尺寸•6、计算切割尺寸,。练习步骤:1、每人根据透镜数据绘制零件图纸:可用手绘在本子上。并计算出边厚。中心厚度公差可取±0.03.若有整口径,其公差为±0.12、设计标准样板。并绘出样板图纸。尺寸如下:球面标准样板型式和尺寸测量表面曲率半径名义值R凸样板凹样板DH型式DHhb型式0.5-52R1.2R图115200.9R-图35-101.9R+60.7R图410-35

6、R+23035-506030图260-2.5图550-8080358035380-1501001003150-750130301302750-400002525-第17页共19页曲率半径<35毫米时,也可做成全球套制凸凹样板。其型式和尺寸应符合下表测量表面曲率半径名义值R凸样板凹样板DH型式DHh型式0.5-51.9R不规定15200.7R图3>5-101.7R0.5R+15图21.7R+60.5R图4>10-2525>25-35353、计算磨边余量。第17页共19页说明.1、△t-透镜边缘厚度差.2、Φ一透镜直径.3、ΔΦ一直径磨边余量4、式中R按绝对值计算第17页共19页v利用上述公式

7、计算时,可先试给一个△Φ值。然后计算△t,若算出的△t值在加工中能达到,则磨边余量就按所设的△Φ值给出·v(1)磨边余量不能过大,通常△Φ不超过3mm如果超过3mm,那只有设法控制边厚差来保证中心误差。在粗磨时,最好能将△t值控制在1/2以内v(2)如果透镜磨边余量增大后,使其成为薄边零件,那么必须保证边缘厚度不小于0.5mm.此时可在粗磨控制边厚差,以保证磨边余量。4、透镜中心厚度的确定:通常,透镜铣铣后每面应留有加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