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育“无痕”,学习“有痕”

原创:教育“无痕”,学习“有痕”

ID:40912078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0

原创:教育“无痕”,学习“有痕”_第1页
原创:教育“无痕”,学习“有痕”_第2页
原创:教育“无痕”,学习“有痕”_第3页
资源描述:

《原创:教育“无痕”,学习“有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初了解到的无痕教育,是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超凡教育智慧,而且大多用在德育方面。今天在第一实验学校听了徐斌老师专题报告《追寻无痕教育》,他却把无痕教育放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上,他把无痕教育所彰显出来的人性化和科学性光辉用来指导数学学科的教学行为,令人耳目一新。他在卡耐基无痕教育艺术的基础上,注入了属于他的元素:“无痕教育要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中国论文网  徐老师把他的无痕教育实施的策略分为四个方面:  一、“不知不觉中开始”――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2、 二、“潜移默化中理解”――儿童学习心理的深度洞察。  三、“循序渐进中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心组织。  四、“春风化雨中提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是无痕教育追寻的境界。一个成熟的教师可以把不适合课堂上用的毫不犹豫的舍去,把握所教内容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以及将要学习的内容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为学生选准合适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新知学习。如徐老师在执教《认识乘法》一课中的课前谈话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师:在我们县城的旁边有一个湖,叫什么湖?(学生哑然)  师:河流你们知道吧,河里有――(学生开始活跃了:虾,鱼,螃蟹),还

3、有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学生接着向下说,说着说着就渐渐说不下去了。  师:越往后说越多越难,不过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很快数出。  通过这种游戏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再现已有知识,激活生活经验,并在不知不觉中引出新知,直指新知的数学本质。  对儿童心理规律的深度洞察是实施无痕教育的关键所在。徐老师的报告我学到了: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就要借助形象直观的趣味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当的“退”、“进”与必要的“炼”、“融”,能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如退到学生

4、的生活经验、退到学生的已有旧知、退到学生的思维起点、退到每个学生都能唤起记忆、顺利过渡到新课;提炼出学生的认知结构、融进到学生的思维深处、融入到学生的实际应用等。如徐老师教学《认识乘法》的一个精彩片段:  师:几个2相加,我们以前用加法,现在可以用乘法。(生再读2×4、4×2)  师:(电脑图出示8个2)这间电脑教师有多少台电脑呢?是几个几?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生:是8个2,加法是2+2+2+2+2+2+  2+2=16,乘法是2×8=16或8×2=16。  师:(电脑图变成100个2)现在有100个2台电脑,用加法怎样列式?小朋友要一口气说完,深吸一口气准备好

5、,开始!  生:2+2+2+2+2……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老师的手也写软了)  师:你们感觉求100个2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2:太麻烦了。  生3:可以用我们刚学的乘法,写成100×2或2×100,快多了!耐高温密封胶www.13860.cniyd  师:这里4个2,8个2,100个2可以用乘法也可以用加法?你觉得怎么样?  生1:用加法太麻烦。  生2:乘法简单写的快。  “加”和“乘”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顺应了儿童的学习心理,让

6、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技能,不露痕迹地发展思维能力。  徐斌老师又指出了一些在年轻教师身上常有的教学问题及必须注意的问题。比如在提问时不可以随便,要有针对性,明确性,对信息的筛选、整理要有所侧重。他就自己听过的《认识乘法》课举了一个例子:  情景图出示一个“动物学校”,画面背景很漂亮,老师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时,学生展开的丰富的想象,有的说河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很可爱,有的说小兔因为什么开心的跳起来,有的说白云飘飘像是在欢迎我们……老师及时的给予表扬,这其实是在浪费时间,上的不像是数学课而像是“看图说话”课,这些属于非数学信息,教学中应摒弃,应该直接问:“图中

7、有几种动物?它们是怎么样排列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很自然地把教学转移到新课上来。  这时我不禁想到,我在上课时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没有向学生明确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导致学生在独立做题时不能快速有效的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浪费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改正。  徐斌老师后来还例举了他遇到的四种课:  一、成功的课:学生原来不会,教师教后学生会了。  二、低效的课:学生原来不会,教师教后学生还不完全会。  三、无效的课:学生原来就会,教师教后学生还会。  四、糟糕的课:学生原来就会,教师教后学生不会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