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

ID:40928095

大小:427.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_第1页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_第2页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_第3页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_第4页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6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年12月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陈荷生(水利部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200434)摘要:指出:①太湖底泥是湖体水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重要的内污染源.②在湖泊外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后,以减少内源污染负荷为目的的生态疏浚是控制内源污染效果较为明显的工程措施.③太湖底泥疏浚属水生态整治工程,以最大可能取走污染物、改善水生态环境为控制目标,生态疏3浚是局部的薄层精确疏浚.经采用生态调查方法,查明太湖底泥总蓄积量为19亿m.主要疏浚范围是底泥厚且污染重的重点功能湖区,如梅梁湖、贡湖等.依据太湖底泥的污染特性,疏浚深度以40~50cm为宜,并应为后续

2、生物修复技术介入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密闭无扰动抽吸式头部掘进是关键,冬初至春末为最佳施工期.排泥场防渗、尾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淤泥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生态疏浚的环保要求.关键词:太湖;底泥;生态疏浚中图分类号:TV8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O7647(2004)06O0034O0422338km的太湖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水体,具有化学及生化作用,沉积于湖底,形成较低密度、高含向城镇和农业供水、调节洪水、水产养殖、航运和旅水率、富含有机质和各类营养物质的淤积物,形成太游等综合功能,是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的主体基础.湖富营养化成因的内负荷,或称内源污染.由于太湖目前,流域内

3、水环境污染严重,河网水质污染和是一宽浅型的湖体,底泥造成的二次污染是不可忽太湖湖体富营养化发生并发展,已严重影响流域经视的重要污染源.据有关资料分析,内源污染TN可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党和国家十占1815%~3417%,TP占2317%~2914%,即使将分重视太湖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外部入湖污染全部控制,仅湖内底泥释放和动力作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和“十用下的再悬浮、溶出,也可能造成湖水富营养化和藻[2]五”计划.规划将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作为重要综合类的发生、发展.以减少内源污染负荷为目的的湖治理工程之一列入实施计划.泊底泥生态疏

4、浚,被认为是控制湖泊内源污染效果明显的工程技术措施之一.1底泥生态疏浚是综合治理太湖水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2太湖底泥及其污染状况调查湖泊底泥是太湖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查清太湖湖底沉积淤泥的分布、蓄积量、污染物湖泊营养物质循环的中心,也是水土界面物质(物质在沉积层中的垂直分布,对研究太湖的内源污染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积极交替带.湖泊底泥不仅可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可为太湖现代沉以间接地反映湖泊水体的污染情况,湖泊水动力、泥积物疏浚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沙及营养物沉积动力学状况,而且由于底泥在外部[3]211调查项目水动力因子作用下向上覆水体释放营养成分,对湖底泥

5、是河湖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1]泊水质和富营养化过程予以影响和制约.湖泊底底泥调查应采用生态调查方法.该调查立足于工程泥既是湖体水土界面各类物质的特殊缓冲载体,也应用层面,必须抓住九大特性:是各类营养物质的聚集库,这也是太湖这一浅水型a.底泥时空分布特性.测点按网格法布置,河湖泊生态系统的个性特征之一.流入湖口、湖湾、水源地、重要旅游区域及水污染较各种来源的营养物质,在湖泊中经一系列物理、重水域加密测点,以查清底泥分布范围和厚度,较准作者简介:陈荷生(1941—),男,江苏丹徒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研究.·34·确地计算底泥蓄积量.b.底泥土工

6、和空间分布特性.主要为粒径、天然密度、孔隙率、含水率、塑限、流限、液限、内摩擦角、压实系数.c.底泥营养特性和空间分布.主要应包括Eh,2+Mn,Fe,OM,TOC,TN,TP(DTP),NH32N等.d.重金属特性和空间分布.重金属为汞、砷、铜、铅、锌、镉、铬、镍等.e.底泥间隙水水化学特性.间隙水中溶解成分2+测定主要为OM,Fe,Mn,Eh,NH32N,TOC,TN,TP(DTP),pH值等.f.底泥水环境特性.沉降系数、释放或吸收系数和溶出率的试验和测定.g.底泥水生态特性.水生植物(种类、分布、密度、生物量等)、底栖动物、细菌、微生物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估,chla,BO

7、D5等.h.湖泊水质和水力学特征.底泥上面011m和图1太湖底泥等厚线示意图015m处水质、湖体水质(水下015m)、泥沙、风浪、湖21212底泥中主要营养物泊动力学特点和水交换系数.太湖底泥中的主要营养物为TN,TP和OM,见[4]i.湖滨带环境特性.湖滨1~2km范围内土壤表1.类型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工业点源、居民社表120世纪90年代太湖沉积物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区情况等.湖区OMTNTP(P2O5)212底泥状况[4]东太湖411800120601124五里湖3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