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恐龙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恐龙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ID:40937310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1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恐龙 1教学反思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恐龙 1教学反思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恐龙 1教学反思 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恐龙 1教学反思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1教学反思苏教版  《恐龙》是一篇说明性的短文,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学生心目中最神奇、最好奇的一类动物。可恐龙毕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于是我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尽量把恐龙的图片与影象通过直观的视觉展示给学生,因此把这课设计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进行学习。在上本课时最大的体会就是设计和具体操作时有很大差异。  一、没有给学生具体操作的机会  在介绍四种恐龙时,我设计是自己先讲解雷龙,其他的三种龙由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平

2、台点击喜欢的恐龙来说说。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网速比较慢,我就直接把学生说到的恐龙一一点击,没有给学生操作的机会,就像一堂用多媒体课件上得课而不是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在结尾时,我也设计让学生自己搜索恐龙灭亡的原因,但由于电脑又出现死机,因此只得让大家通过课前的搜集来说说原因,虽然学生们说得很广泛、全面但始终还是缺少信息技术的味道。  二、朗读技巧有待提高  这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文,在朗读时该会声情并茂,但在具体教授时学生始终读的不到位,这与我没有恰当的指导朗读技巧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在学习雷龙时,通过“庞然大物

3、”等词语可以说明雷龙的大,学生已经提到“庞然大物”的意思,我就该适时的让学生读好庞然大物这个词语,通过朗读关键词来读好句子。同样的说到三角龙时,“望而生畏”就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但我又草草的解释完词语就过,没有充分给孩子朗读的机会。  三、课堂教学机智不够  在学习介绍完《恐龙》时,我让学生说说文中自己喜欢的恐龙的样子,让其他学生猜猜那是什么恐龙,请了4个学生有2个说了课外搜集到的恐龙,读了很久的课外小资料,而其他学生既猜不出来也觉得有些无聊,显得课堂有些冷场和混乱。如果在学生没有听清我的要求时能马上运用课堂的教学机智把学

4、生思维拉回来,恐怕就不会出现之后的尴尬场面。  总之,整堂课上完觉得没能把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调动起来,总体感觉有些“闷”。当课堂上出现了与预设时不同的情况是就会手忙脚乱。这说明我对教材的把握还是不够,没能深入教材,才显得平平无味。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2教学反思苏教版在教学《恐龙》这一课时,由于平时注重了预习时对课文的理解力培养,故在教学过程中,课文部分不用讲的太详细,学生并能根据课文找到许多相关资料。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有很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恐龙的种类及灭绝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与疑

5、问,借助有声有图的电脑课件,使本节课充满生机,学生好学,教师爱教,不但了解了许多有关恐龙的知识,还了解到说明文中的几种说明方法,反思这节课,有失有得:一、成功之处:1.视频的运用,补充了学生生活中对恐龙感性认识的不足,起到了直观的让学生了解特点的作用。通过比较句子特点,明白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从比较、感悟,到寻找“雷同”,皆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重视学习能力培养的新课程理念。2.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以自学为主,教师只是起了一个引导作用。如学习说明方法时,就采用了“授之于渔”的教

6、学形式,先范举了如何掌握梁龙有说明方法,师生共同小结学法,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解说,再结合课文内容来学习,始终让学生把学习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又如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又让学生自主选择汇报的内容,学生说到哪,就学习哪,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语文课程标准》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在教学《恐龙》这一课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我设计了“走进侏罗纪公园”和“恐龙的自我介绍”两个环节。而这种尊重个性体现在个性化的表达上——“恐龙的

7、自我介绍”,这一环节,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提升,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恐龙的特征以后,学习课文对恐龙的描写方法,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自己喜欢的恐龙的特征,并用上说明方法,达到了知识的迁移。4.课堂上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朗读。三年级的教学,朗读指导也是颇为重要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灵活地运用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时设计“竞读”的教学环节,引入“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你读得不错,谁能比他读得更好?”“谁来把这一小节读好它”……这些教学环节,都让学生争着读好句子,课

8、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提起来了,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体会语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得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二、不足之处:每个环节的过渡语不够流利、顺畅,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