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1 (2)

离子反应1 (2)

ID:41014494

大小:17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3

离子反应1 (2)_第1页
离子反应1 (2)_第2页
离子反应1 (2)_第3页
离子反应1 (2)_第4页
离子反应1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子反应1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习目标定位] 能准确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会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会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概念。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的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乙醇、非金属氧化物等。思考:NaCl溶液能导电,NaCl溶液是电解质吗?纯H2SO4在熔融状态时不导电,H2SO4是非电解质吗?答案 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H2SO4在水溶液中能导电,H2SO4是电解质。2.电解质溶液(或电解质受

2、热熔化)能够导电是因为电解质能够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发生电离的结果。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从而能够导电。[活学活用]1.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H2SO4 ②液氨 ③氨水 ④铝条 ⑤氯化钠 ⑥石墨 ⑦氢氧化钡 ⑧二氧化硫 ⑨水 ⑩Na2O ⑪盐酸 ⑫乙醇。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定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答案 (1)①③④⑤⑥⑦⑨⑩⑪ (2)①⑤⑦⑨⑩(3)②⑧⑫解析 能够导电的物质可以是单质(铝——金属、石

3、墨——非金属:它们导电的原因是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也可以是化合物(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它们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但液氨、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虽然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们本身电离产生的;也可以是混合物(氨水、盐酸)。分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必须从化合物的角度考虑,很多同学容易把氨水和盐酸认为是电解质,而没有注意它们属于混合物;或把能够导电的单质误认为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单质误认为是非电解质等,这些都是对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错误理解。注意 (1)物质导电与电解质的关系,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在任何状态下都能

4、导电。(2)电解质是自身可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二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其过程常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2.试写出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HCl、H2SO4HCl===H++Cl-;H2SO4===2H++SO。(2)NaOH、Ba(OH)2NaOH===Na++OH-;Ba(OH)2===Ba2++2OH-。(3)BaCl2、Na2CO3、Al2(SO4)3BaCl2===Ba2++2Cl-;Na2CO3===2Na++CO;Al2(SO4)3===2Al3++

5、3SO。[归纳总结](1)分析上述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试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①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②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③盐是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2)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①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等于该元素或原子团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②质量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等;③电荷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溶液呈电中性。[活学活用]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a(OH)2===Ca2++2(OH-)B.

6、FeCl3===Fe2++3Cl-C.H2SO4===H++SOD.Al2(SO4)3===2Al3++3SO答案 D解析 A项中氢氧根离子不应加括号;B项中铁为三价铁离子;C项中氢离子应写为2H+;D项正确。理解感悟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求:(1)电离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产生的离子。(2)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即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等)和电荷守恒(即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3)书写电离方程式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造。3.(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①KOH: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K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Fe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