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

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

ID:41103812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6

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_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篇幅不长,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在今天,仍然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借鉴意义。  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中的“三”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达到背诵2、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表明见解的方法3、启迪智慧,拓展延伸教学重难点:理解邹忌以自己的事情设喻,劝说齐王纳谏是教学重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

2、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这类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生:魏征给唐太宗提意见,受到唐太宗的尊敬。师:对,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唐太宗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生:爱国诗人屈原向楚怀王进忠言,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但被奸臣妒恨,最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成为千古奇冤。生:还有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就下令将其剖腹挖心,葬送了他的性命。生:还有伍子胥,他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却遭到拒绝,最后引剑自刎。临终前他悲愤地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

3、上,亲眼观看越王勾践东山再起,来攻打吴国。师:看来同学们的积累还不少。还有《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直言相谏,蒙受宫刑之辱,都是莫大的悲哀!这些忠心耿耿的志士仁人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他们的命运令人惋惜,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进忠言取得良好效果的故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到的。(设计理念: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二、回忆内容,抓住“三”准确背诵课文师:有人发现本文在写法上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你发现了吗?生1:文章一开始邹忌的三问,分别问妻、妾、客自己与徐公谁美及他们是三答生2:还有邹忌听他们三人回答后的三思师:对,

4、邹忌并没有盲目自信,等他亲眼见到徐公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徐公美,静心思考了妻、妾、客之所以赞美自己的原因,分别由于私、畏、有求。生3:邹忌见到齐威王后的三谏:由妻、妾、客和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作类比,得出齐威王“蔽甚”的结论生4:齐威王的三令和三效师:是啊,齐威王可以说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善于纳谏,当他明白邹忌的所说后马上就下了三道命令,而且仅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虽欲言,无可进者”的效果,说明了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试着沿着这些“三”背诵课文。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设喻说理的特点及其好处我们知道,历史上有许多忠志之士由于批龙鳞、逆圣听而引来杀身之祸

5、,那么邹忌何以能让齐威王高兴的接受他的劝谏呢?请小组讨论(学生下面各抒己见,争论纷纷)生1:邹忌没有直接指出齐威王的毛病,而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委婉的劝说。生2:邹忌能站在齐威王的立场上为他考虑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用了设喻手法。四:启迪智慧,拓展延伸师:邹忌可以说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那么,从他成功劝谏齐威王上,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呢?生1:首先得

6、尊重对方生2:还得注意说话时语气要委婉生3:为对方考虑,因势利导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既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让对方愉悦地接受你的想法才是最好的。那么,从邹忌身上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呢?生1: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师:是啊,这点是最难做到的,不少人在表扬和成绩面前丢失了自我,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变得飘飘然。最终也就丢了很多,人心、事业等等。生2:我们还要学会经常反思,曾子都“吾日三醒吾身”,只有经常反思,从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有所收获。师:养成反思的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益的。我们都知道晚清大儒曾国藩,其实他的天资并不

7、聪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能坚持反思是分不开的,而且他还善于把自己的反思及时记下来,才有了著名的《曾国藩家书》。生3: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师:大家的认识都很深刻,希望从现在开始,向邹忌学习,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做个优秀的自己!课后反思:《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九年级下的一篇比较简单的文言文,我已经连续好几年教授这篇课文了,以前一般就是按照学生读、师生一起译、老师讲解的模式上的,总觉得课堂有点沉闷,仔细想想,原来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