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

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

ID:41164465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8

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_第1页
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_第2页
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_第3页
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_第4页
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进中国之路2015年04月20日09:40:13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刘庆柱  □演讲人:刘庆柱  ■演讲人简介:  刘庆柱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参加并主持秦都咸阳遗址、西汉十一陵、关中唐十八陵、秦汉栎阳城遗址、西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

2、址等考古勘探、发掘。已出版专著十多部,发表论文逾300篇。  ■编者按:  “一带一路”,描绘着新时代丝绸之路的美好图景。历史悠悠,回望古代丝绸之路,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好似一座历史文化宝库,需要不断去认识研究。在刘庆柱先生的讲述中,通过多年来新疆等地区的考古发现和成果,丝绸之路灿烂的历史风貌得以清晰展示出来。  ■精彩阅读:  □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官方鉴于西域36国希望与西汉王朝加强友好关系的愿望,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外交之路”、“和合之路”。  □中古时代及其以后

3、,随着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的衰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了其最为繁盛时代。唐、宋、元时代,尤其是宋元时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  □当丝绸之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强调的是“丝绸之路起点———长安”,也就是说“丝绸之路”首先是从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长安走向世界,其次是世界走向中国。  丝绸之路认知前言:  以“丝绸”命名古代世界的“道路”———“丝绸之路”,是早在19世纪后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也就是现在一般所说的“沙漠(或称“绿洲”)丝绸之路”,除了“

4、沙漠丝绸之路”之外,现在还有“草原丝绸之路”、“西南(或称“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  现在简单介绍这四条丝绸之路,首先是“沙漠丝绸之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它开始于西汉时代,兴盛于汉唐时代,2014年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笼统地说,丝绸之路自陕西西安经甘肃、新疆,出境后经中亚、西亚至南欧意大利威尼斯,东西直线距离7000公里,而在中国境内就长达4000公里。  第二是“草原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中国古代与中亚、西亚、欧洲及东北亚的文化交流之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5、。草原丝绸之路是欧亚草原人们因其“逐水草”生业活动特点而形成,在其早期主要是一条“文化交流”与“传播”之路。如西亚地中海的小麦、牛羊、车辆、金属冶铸等东传至东亚;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早在公元前三千纪末就西进至新疆哈密一带。中晚期的草原丝绸之路民间商贸活动越来越多,相应的文化交流(包括宗教传播等)也大量增加,如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辽宁等地贵族墓葬中考古发现的波斯萨珊朝银币、拜占庭金币、金冠饰、鎏金银器(有萨珊、粟特、突厥银器)等,罗马、萨珊和伊斯兰玻璃器等。  第三是“西南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中

6、国古代与南亚、西亚的商贸之路,但是这种商贸多以“民间”、“小型”的商贸活动为主。文化交流(包括宗教传播)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副产品”。西南丝绸之路有着久远历史,至迟在夏商时代中国西南地区就已经与南亚(或通过南亚与西亚)地区人们开始交往。  第四是“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海洋与东南亚、东北亚及南亚、西亚、东非等地进行外交往来、商贸活动、文化交流的交通路线。海上丝绸之路至迟不晚于商代,作为官方外交之路、友好之路、文化交流之路的海上丝绸之路大规模开通应该在西汉时代。  我们今天主要讲一讲丝绸

7、之路(即:沙漠丝绸之路,下同)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必然。  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官方鉴于西域36国希望与西汉王朝加强友好关系的愿望,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外交之路”、“和合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要与西域(今新疆)36国及中亚各国建立友好关系,而西域地区的酋长们渴望脱离匈奴的统治,仰慕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汉王朝,并期望加入其中,从而得到汉王朝的保护与支持。与此同时,这条道路的开通也促进了内地与西域及域

8、外中亚等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就当时从这方面来说,文化与商贸交流是这条丝绸之路的“副产品”。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沙漠丝绸之路是因丝绸贸易而出现,其实并非如此。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境内出土的背负丝绸骆驼俑的牵驼俑均为“胡人”俑,没有发现牵驼俑的“汉人”俑。当年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主要是“单向”的,这与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是一致的。丝绸之路的经商胡人,主要是中亚人,其中尤以“粟特人”更为突出。西安、太原、宁夏固原等地考古发掘的粟特人墓葬,再现了当年在中国经商的中亚人———粟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