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ID:4119298

大小:231.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8

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_第1页
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_第2页
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改革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年第3期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肖川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新。教学,力的个体组成的社会只能导致社会的无序或专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无制主义。因此,个体主体性的发展是健全、公疑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教学目标不能简单地等正、民主的社会建立的基石。任何个人,不论同于教育目标,尽管二者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他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首先是生活的主体。而这个目标应该是自始至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而生活的真谛就是自我选择。当然,主体性不和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的依据。那么,素质是与生俱来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产教育的

2、教学目标究竟应该是什么?物。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发展创造/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能力。近年来,国际教育界普遍抛弃注重文凭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学历0的陋习,转向注重真正的/学力0(Aca2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demicAchievement)。而又把/学力0分为/基¹容。0今天学校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作为/一础学力0和/发展性学力0。/发展性学力0较种历史的产物0,是当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其生/基础学力0更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的目产和科技发展

3、水平及其趋势对学校教学客观要标就是要通过教学来促进发展,同时又依靠发求的反映,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几点。展来推动教学。个性既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教学动力一、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的巨大源泉。只有调动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驱动力,教学才可能摆脱外在力量的诱迫而成为个性,即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内内在的追求,摆脱整个教育为了追求/外部报容是主体性与创造性。教学之所以要把培养学偿0,从而避免损害对教育真正价值的追求。教生健康、丰富的个性作为重要目标,原因就在学也只有以发展个性为目标,任何教学动力措于:个体的主体性是个人生活的灵魂,没有个施才能摆脱

4、手段的局限而获得合规律性与合目体的主体性,就谈不上自我选择。而自我选择的性的统一。是个人价值的自我确证(有选择才有自主的尊近年来,呼声日渐高涨的教育人道化无非严),是个人自由因而也是社会自由的保证。因就是要求彻底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个性化和人为自由首先意味着责任。一个由无自我责任能格化,要求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过程的#3#基本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尺度,成为衡量教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积育、学校及整个教育系统工作质量的尺度。淀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知识就如同假二、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

5、系统,实现知牙、假发,是没有生命力的。英国诗人艾略特识向智慧的转化(T.S.Eliot,1888-1965)在其名诗5岩石6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诗句:/在信息中,我经验,即个体在生活境遇中的种种经历及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其体验,它是个体精神生活的巨大源泉,也是里去了?0诗人大概是对信息激增时代信息无所不在所发的慨叹。而它可以引发我们作这样的间接知识转化为个体精神财富的中介,是构成思考: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由信息向知识的转个体认知结构的重要因素。而经验是活动的产化?又如何实现由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倘若学物。我们这里所指的活动,

6、是指由外部行为动生获得的大多是些没有生命力的、不是根植于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经验的知识,知识就不仅不能转化为智慧,个性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活动的本质特征相反,只能蜕变为一堆没有价值的信息。没有是个体的主动参与。活动过程是活动主体的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自己鲜活的经验作为基性创造力双向对象化的过程)))一方面,通过础,由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就不可能。教学过程,活动,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其实就是师生双向的/视界融合0过程。所谓力、个性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视界0,英文就是/Horizon0,直译就是

7、地平动结果上;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又丰富着、线,即指人们目力所及的范围。所谓/视界融发展着个体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创造一合0(FusingofHorizon),就是师生双方的知识、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环境,强经验及认知过程重叠、交汇这么一个过程,教调教学中师生的民主、平等、友善与合作,把师对所教授的内容是已知的,教师有一个/视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完善过程,在界0;如果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没有一定的经教与学的过程中处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全面问验背景与知识背景,也就是说,没那么一个题,是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这/视

8、界0,师生双方的/视界融合0过程就不可一首要目标的基本条件。因为任何人的成长和能实现,教学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就像在筛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一定的情境中、一子上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