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案例之大学生犯罪

法制案例之大学生犯罪

ID:41248088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0

法制案例之大学生犯罪_第1页
法制案例之大学生犯罪_第2页
法制案例之大学生犯罪_第3页
法制案例之大学生犯罪_第4页
法制案例之大学生犯罪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制案例之大学生犯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分析院系:医学院2011级心理2班学号:110715011225姓名:温小楼6我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分析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时有发生,引起了教育和社会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课程之后,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对更好认识大学生犯罪有所帮助。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法律;社会工作。一、大学生犯罪状况的发展趋势。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案件,相信我们已经多有耳闻。想必,大家对清华大学的刘海洋泼熊事件、长沙某大学的侯志勋肢解同班女友案件、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同学案都记

2、忆犹新,但是,令我们万万始料不及的是药家鑫杀人的残忍和法律知识的匮乏至极。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仅占犯罪总数的20%—30%,其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所占总体比例升至60%,大学生犯罪为2.5%;从70年代后期开始,青少年犯罪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近几年占到了刑事犯罪的80%,大学生犯罪也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17%。①据2002年10月在浙大举行的全国特大高校保卫工作会议的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58所特大高校共发生刑事、治安案件11725起,平均每校202起,

3、发案率占管辖人数的3.45%。②根据北京市理工类10所高校的调查表明,犯罪者人数约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8.19‰,与80年代的4.5‰相比呈明显上升的趋势。6二、大学生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为什么一些背负着家庭、学校、社会厚望的大学生会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是什么因素左右了他们的思想,是什么现象影响了他们的判断,而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做出如此令人不解的行为?其实,影响他们的心理、行为的主要因素正是他们生活的家庭、学校、社会及其自身因素。而相关青少年社会工作开展的欠缺更是进一步导致了他们思想上的无所适从,只能随着大

4、流走,以致一不小心就会迷失了自己。(一)家庭家庭是每一位青少年生活的第一环境,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结构、培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家庭中,往往由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孩子与父母亲关系不融洽而造成青少年性格塑造方面的偏差和心理状态的不健康。(二)学校学校是青少年继家庭之后的第二个生活环境,小学至大学再至硕士博士,这往往是很多青少年度过绝大多数时间的地方,由于升学压力的过大,我们一味的学习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遗漏了青少年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对生命的珍惜,对道德的尊重和对

5、法律的敬畏。我国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还很少,高校心理咨询人员的构成也参差不齐。由于学校教育的偏颇以及缺乏必需的心理救助和干预机制,存在心理疾患和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不到即时有效的帮助,导致了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马加爵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三)社会虽然青少年身处学校这个象牙塔里,但是传播媒介的发展,青少年思想的活跃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屡屡发生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更加之我们的法6律惩处制度的不完善,有钱有势便可摆平一切的想法更让青少年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四)青年大学生自身因素。1.大学生法律教育欠缺在

6、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学校、老师、学生的眼睛只盯着“成绩”,对学生的法律教育十分欠缺,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利益的能力。2.一方面,他们年轻幼稚、做事比较冲动,很难把握事情的后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智的不成熟,极其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常常由于朋辈群体的唆使和诱导而参与越轨行为。3.自我意识的混乱。所谓自我意识混乱是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致不能达到自我统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五)欠缺相应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随着青少年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

7、,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各种挫折的应对机制不健全,一旦发生问题便出现了自我认识偏差和行为偏激。今天在我们内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欠缺是越轨行为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三、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青年大学生犯罪率攀高不下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未经世事的青年,在家庭和学校度过了大部分的生活和学习时光,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环境,对塑造合格的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随着现在媒体传播的飞速发展,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因素。因此,我们的防治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家庭环境的预防在家庭这个环境

8、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意识到从小对孩子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言传身教,为孩6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孩子上学期间不能一味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应密切关注孩子得心理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应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盲区。(二)学校环境的预防。首先,不能仅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并帮助学生缩小缺点放大优点,培养青春期的学生形成积极自信的性格,塑造正确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