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痨

ID:4125165

大小:402.51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7-11-29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痨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痨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痨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痨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 肺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肺系病证 第六节肺痨【概说】一、概念肺痨是指肺脏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特征为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二、沿革1.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劳损性疾病。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叙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肩髓内消。”汉·华佗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如汉·华佗《中藏经·传尸》云:“人之气血衰弱,脏腑虚羸,……或因酒食而遇,或问病吊丧而得……中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2.唐宋晚清时期,明确了本病的病

2、位、病机和治则。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把“尸注”列入肺脏病篇,明确病位主要在肺。元·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三、讨论范围。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若因肺系其它疾病引起的肺脏劳损,也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病因病机】肺痨的致病因素,不外内外两端。外因系指痨虫传染,内因系指正气虚弱,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痨虫蚀肺,耗损肺阴,进而演变发展,可至阴虚火旺,或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一、病因:(一)感染“痨虫”:与病人直接接触,致痨虫侵入人体为害。本病有致病的特殊因子

3、,在病原学说上,明确了痨虫感染是形成本病的致病因子。(二)正气虚弱1.禀赋不足:由于先天素质不强,小儿发育未充,“痨虫”入侵致病。2.酒色过度:嗜酒房劳,重伤脾肾,耗损精血,正虚受感。3.忧思劳倦:忧思伤脾,脾虚肺弱,痨虫入侵。4.病后失调:如大病或久病后失于调治(如麻疹、哮喘等病),外感咳嗽,经久不愈,胎产之后失于调养(如产后)等,正虚受病。5.营养不良:生活贫困,营养不充,体虚不能抗邪。二、病机(一)病位主要在肺。从“瘵虫”侵犯的病变部位而言,则主要在肺,由于肺主呼吸,受气于天,吸清呼浊,若肺脏本体虚弱,卫外功能不

4、强,或因其它脏器病变耗伤肺气,导致肺虚,则“瘵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在临床表现上,多见干咳、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喉疮声嘶等肺系症状。故瘵疾中以肺痨为最常见。(二)病变可以影响整体,传及脾、肾,甚则影响及心。肺肾相生,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可致“肺肾两虚”。在肺阴亏损的基础上,伴见骨蒸、潮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见性急善怒,胸胁掣痛等症,如肺虚心火乘客,肾虚水不济火,还可伴见虚烦不寐、盗汗等症。脾为肺之母。《

5、素问·经脉别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虚子盗母气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亦虚,终致肺脾同病,土不生金,肺阴虚与脾气虚两候同时出现,伴见疲乏、食少、便溏等脾虚症状。肺痨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俱亏,或因肺病及肾,肾不能助肺纳气,或因脾病及肾,脾不能化精以资肾,由后天而损及先天。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之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出现气短、喘息、心慌、唇紫、浮肿、肢冷等重症。(三)病理性质主要为阴虚火旺,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肺喜润而恶燥,痨虫犯肺,侵蚀肺叶,肺体受病,

6、阴分先伤,故见阴虚肺燥之候。故《丹溪心法·痨瘵》云:“痨瘵主乎阴虚”。由于病情有轻重之分,病变发展阶段不同,病理也随之演变转化。一般而言,初起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故见肺阴亏损之候;继则阴虚生内热,而致阴虚火旺;或因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见阴阳两虚之候。(四)预后特征:正气较强,病情轻浅,为时短暂,早期治疗者,均可获康复;若正气虚弱,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每多演变恶化,全身虚弱症状明显,出现大骨枯槁,大肉尽脱,肌肤甲错,兼有合并症;喉疮声哑,咯血浅红色,似肉似肺;久泻不能自制,腹

7、部冷痛,或有结块;猝然胸痛,喘息胸高,不能平卧;喘息短气,口如鱼口,面浮足肿,面色青晦;内热不退,或时寒时热,汗出如水;脉小数疾者,俱属难治的恶候。肺痨病因病机示意图痨虫感染肾——阴虚火旺肺(阴虚)阴阳两虚正气虚弱脾——气阴两虚【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一)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二)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三)初期病人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二、病证鉴别(一)肺痨与虚劳的鉴别早在《内经》、《金匮要略》均将肺痨(痨瘵)归属于“虚劳”、“虚损”的范围,提示本病

8、的发展每可导致患者身体日益消瘦,体虚不复,形成劳损。及至唐、宋,因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乃进一步与虚劳明确区分开来,明、清医籍有时将痨瘵附于虚劳之后论述,既认为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也说明又有不同之处。对比言之,肺痨(痨瘵)具有传染特点,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有其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虚劳病缘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