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精讲与多练

浅淡精讲与多练

ID:41256075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浅淡精讲与多练_第1页
浅淡精讲与多练_第2页
浅淡精讲与多练_第3页
浅淡精讲与多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淡精讲与多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淡“精讲”与“多练”保靖县迁陵学校李白兰从古代的私塾到现代的学校,从四书五经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从隋唐科举、明清八股到文史、数理、生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测试,社会在不断发展,教材在不断更新,教学也在不断变革。但无论怎么变,要求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始终没有变。那么,在当今的学校和课堂,又如何看待语文教学的讲与练,又如何处理好“精讲”与“多练”的关系呢? 教师不可不讲,学生不可不练:讲应该精讲,练应该多练。何谓精讲?精讲,就是要消除漫无边际的冗长繁杂的讲授,要像10分钟中国新闻那样,一分钟派一分钟的用场,切勿浪费学生宝贵有限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

2、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讲解,使学生把分散零碎的知识逐渐融会贯通,整合成有机系统的知识。语文有综合性的特点。一篇课文,既有字、词、句、章、篇一系列问题,也有标点、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一系列知识,既有语言形式问题,也有思想内容问题;既涉及微观细节,又涉及宏观大略。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嚼深嚼透。那种见字正字,见词解词,见句析句面面俱到的做法,本来是想把全部知识都教给学生,由于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缓急,往往适得其反。如初中教材中《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篇课文,批判的矛头都直指封建科举制度。教师应当把握这个教学的重心加以启发

3、和讲授。《范进中举》的教学重点应把人物形象放在几个场面的对比中来展示。通过儒生范进由中举前的穷困潦倒、逆来顺受、呆头呆脑,到中举后的痰火攻心,喜极发疯,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科举制度这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批判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名利观念。通过范进中举前后丈人胡屠户的前倨后恭、众邻居的前疏后亲、张乡绅的前冷后热,几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尖锐地讽刺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情。而《孔乙己》的教学重点应把人物形象的分析放在鲁镇咸亨酒店这个典型环境中,通过“我”——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将孔乙己虚荣、迂腐、好喝懒做又不乏善良、正直的情节逐一展

4、示在读者的面前,揭露了科举造成了读书人的悲剧性格。同时,又通过咸亨酒店来往顾客对孔乙己的挖苦、嘲笑,揭示了晚清国民的麻木不仁。 以上的教学是教师必须讲清的。至于大量的字词,应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解决。所以,精讲的前提是必须明确教学重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解决一两个重点。针对重点精讲,把握规律,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各类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各种能力。多练,就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讨论、交流、表演、实践等多种手段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那种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一讲一听的关系,认为语文教师只要讲得头头是道,在座学生只

5、要听得津津有味,教学任务自然完成,教学质量自然提高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正如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所言:“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象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律学习来得容易。”我国明代的王阳明也有过类似的话:“学射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这些都说明“练”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具有头等

6、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尚不会游泳的人大谈游泳之法,倒不如让他先下水伸展一下手脚,待他喝了几口水,有了一点感性认识后再作适当的指导,效果也许会好得多。以学诗为例,诗词中的个别词语往往咀嚼再三也一知半解,但如果到大自然类似的意境中,也许就会茅塞顿开。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其中的“瑟瑟”两字,词典中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二是形容颤抖:瑟瑟发抖。这里的“瑟瑟”该作何解释呢?同一时间同一条江上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景观呢?一个天朗气清的傍晚,我在家乡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河边经过,走在桥上向两旁观

7、望,夕照晚霞把水道的北半染成绯红的一片,而水道的南半因照不到阳光,则显得阴沉沉,给人一种阴冷瑟缩的感觉。因此,句中的“瑟瑟”应解释为“阴暗”,与“红”(绯红)相对。学习这首小诗,延伸出来的词汇可不少。刚才说到的“瑟瑟”是在河之阴,“红”是在河之阳。《愚公移山》有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阴”即指水的南面。“可怜”很容易理解为“可爱”。这正好给《孔雀东南飞》中“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中的“可怜”作了恰当的诠释。《暮江吟》中的“瑟瑟”是如此,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吹绿),叶绍翁《游园不值》“一枝红

8、杏出墙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