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苏轼》PPT课件

《赤壁赋·苏轼》PPT课件

ID:41325295

大小:4.15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8-22

《赤壁赋·苏轼》PPT课件_第1页
《赤壁赋·苏轼》PPT课件_第2页
《赤壁赋·苏轼》PPT课件_第3页
《赤壁赋·苏轼》PPT课件_第4页
《赤壁赋·苏轼》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壁赋·苏轼》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诗一词一赋关于赤壁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赤壁赋苏轼文中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三国之时的赤壁遗址众说纷纭.解题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于汉初形成的一种文体;三个阶段:汉赋,讲究词采、对偶、韵律和铺叙,常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有诗歌和散文特点;

2、唐后向骈文发展,称为骈赋(律赋)、进一步散文化,称为“文赋”、“散赋”;至宋代,文赋盛行,即韵散结合,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具一格。本文就是一篇文赋,是一篇记游散文。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才华横溢的苏轼◆文——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辙、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诗——“苏黄”(黄庭坚)◆词——“苏辛”(辛弃疾)◆书法——“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3、”。三苏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娥眉共比高苏洵苏轼苏辙整体感知1、诵读要求:读准字音和断句。3、文意疏通要求: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意。2、视频欣赏知识检查1、壬戌()10、酾酒()2、桂棹()11、横槊()3、余音袅袅()12、渔樵()4、幽壑()13、扁舟()5、嫠妇()14、匏樽()6、愀然()15、蜉蝣()7、山川相缪()16、无尽藏8、舳舻千里()17、狼藉()9、旌旗()18、枕藉()注音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文段分析第一段

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兴:起,同风雨兴焉徐:缓慢互文状语后置句接:连接横:弥漫纵:如:到凌:越过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

5、波浪。我端起酒杯劝客人们喝酒,朗颂吟唱“明月”的诗歌和“窈窕”的篇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向何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乘风而行,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起啊,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境的神仙。苏轼在游赤壁时的心情为何而乐?明月清风、水天一色朦胧迷离、羽化登仙乐:(景美)内容江上泛游思路时间地点人物景清风水波活动举酒诵歌景月出白露水光遗世独立羽化登天写景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6、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翻译与理解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清澈澄明的江水,迎着江面浮动的月光。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盼望着‘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泣,象倾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线延绵不断。使得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跳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上的寡妇哭泣起来。名动定语后置动使动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

7、凉的箫声。内容思路乐歌箫声泣诉怨慕情感乐悲诗经内容《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文段分析第三段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

8、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