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_李元敬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_李元敬

ID:41403639

大小:504.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4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_李元敬_第1页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_李元敬_第2页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_李元敬_第3页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_李元敬_第4页
资源描述: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_李元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5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3No.52009年9月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Sep.2009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123李元敬,杨合适,刘鹏鹤(1.河北经贸大学体育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61;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郑州450011;3.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发展的回顾,指出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篮球周期训练的特点

2、,对现代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等进行研究,同时对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反思;发展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854(2009)05069704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水平竞技体育表演的观赏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竞技体育向商业化、职业化方向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竞技体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不同项目的竞赛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多年来,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使得许多国家和大多数运动项目的运动训

3、练过程安排,都以传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为指导.从这一角度来说,传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对于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在今天新的竞赛系统下,如果再以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训练经验及当时的竞赛系统发展起来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作为指导,势必造成我国运动训练水平的落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后果.为此,不得不用科学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来认识和发展现代的运动训练理论.1对传统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运动训练学者马特维耶夫创立了训练周期和超量恢复理论,对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产生了

4、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体能类运动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训练周期理论毕竟受年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比赛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现代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解释不足.面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进行反思.1.1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已不适应现代赛制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商业化的发展导致大部分体能类项目的比赛数量大幅度增加.如,公路自行车的赛期达10个月之久,比赛量约占全年训练量的40%;田径和游泳项目不仅比赛次数有了明显增加,而且赛期也遍布全年.世界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爱得华兹2001年夏季的比赛量为17次(冬季室内

5、为6[1]次),其中,6~10月份的4个月中达10次.刘翔在2003年的6月27日到7月13日期间就参加了奥斯陆、洛桑、巴黎、萨格勒布、罗马和盖茨海德6站黄金联赛和大奖赛的比赛,数量之多密度之高是以前无法想象[2]的.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目前赛制的变化.比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运动员无法像原来那样从容地进行准备,而只能将传统的被动恢复变为主动恢复.同时,需要改变训练的方法,提高训练的质量,迫使机体适应频繁的比赛.如今,高水平运动员己不再对每一次比赛进行专门的准备,而将一部分比赛作为提高训练强度的手段.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和观点已不能适

6、应现代竞赛和训练的实际[3]需要,对其进行变革和建立新的更加科学实用的训练体系,已成为现代训练科学理论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但对周期理论不能全盘否定,它仍有科学的一面.收稿日期:20081011;修回日期:20090604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09BYJ034)作者简介:李元敬(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698实际上,随着商品经济对竞技体育的渗透,全年赛事频率的增加,现代运动训练的年周期已经演变成双高峰甚至是三高峰的年训练安排.多年的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的年度最佳状态大都出现在第2个高峰

7、.根据研究推测,大多数运动项目比较适合双高峰的训练周期安排,三高峰的年训练安排在游泳、拳击等运动项目中采用,而对于那些超长距离、长时间耐力性的项目和全能多项运动则仍然依照单高峰的传统训练方式.新赛制的实施,面对接踵而至的比赛,研究认为不应盲目地去迎合,采取以赛代练的做法,而应在比赛日程中,首先分清比赛的主次,确定年度所要参加的比赛的重大性和一般性,然后根据总目标即在年度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原则,对其余比赛区分不同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比赛目标,同时根据竞技状态发展的规律性,合理地安排全年的训练和比赛,有目的、有选择地以赛代练和以赛促练

8、,保障在重大比赛之际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