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考试重点

卫生学考试重点

ID:41481982

大小:82.7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25

卫生学考试重点_第1页
卫生学考试重点_第2页
卫生学考试重点_第3页
卫生学考试重点_第4页
卫生学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卫生学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的环境1、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rh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实或远期的作用。包括:自然环境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类生活或者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称,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y3]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2、生态系统W41ecosystem牛.物群落少非工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牛.态环境。生物群落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生物体,包

2、括植物、动物、昆虫和微生物。3、生态平衡ecoloqicalbalance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Z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I'可,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4、食物链foodchain生态系统屮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5、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輛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

3、质,一些有毒金屈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髙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6、生物放大作用biomaq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牛.物体I'可转移并在牛.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主物体内浓度大于低位营养级主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牛物放大作用。7、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笫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1、公害[y5]publicnuisance:严重的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2、一次污

4、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理化性状没有发生改变的污染物S02、H2S、CO、C02二次污染物: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学作用,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用的新的污染物。S03、H2SO4、N02、HNO3、03、醛、酮、过氧化酰基硝酸酯类坏境污染的主要来源:①生产性污染,''废气、废水、废渣〃,称为''工业性三废"②生活性污染,''粪尿、污水、垃圾〃,即''生活性三废〃。③其他污染,由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振动及各种废弃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的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

5、然的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者总量降低。环境污染物吸收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物质蓄积: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如不能完全排除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称为物质蓄积。物质蓄积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4、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5、★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6、★♦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

6、现形式:(1)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吋间内大量进入环境,使暴露人群在较短吋间内出现有害效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大气污染事件常见,如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纽约和口本东京・大阪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印度的''博帕尔异酸甲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慢性危害:低浓度的污染物长期、反复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危害,包括慢性中毒和非特异性损害(水俣病、痛痛病、口本四口市哮喘)(3)致癌作用(4)遗传毒性(5)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力干扰内分泌功能7、公害病是严重的

7、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9、历史上环境污染引起的几次重大事件(8大公害+印度博帕尔酸甲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10、★影响污染物健康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①污染物的化学结构少理化特性②剂量或强度③暴露吋问④环境因素W71⑤个体易感性11、剂量W81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Z间的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工物群中出现某种强度纶物效应的发纶频率之I'可的关系,一

8、般以发生率来表示。13、致死剂量: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剂量或者浓度a)绝对致死量LD100-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低于此剂量及有存活者・b)最小致死暈LD0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个别成员出现死亡,低于此剂暈不会出现死亡c)最大耐受剂量MTD/LD0—指痔物不会引起受试对象死亡的最高剂量,高于此剂量计会出现死亡d)半数致死剂暈LD50[y9]■-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的剂量,又叫致死屮量。是评价毒物急性中毒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進。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