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宋明理学(教案)

一轮宋明理学(教案)

ID:41582041

大小:58.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8

一轮宋明理学(教案)_第1页
一轮宋明理学(教案)_第2页
一轮宋明理学(教案)_第3页
一轮宋明理学(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轮宋明理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课宋明理学【高考考点】①程朱理学;②陆王心学。【复习重点】①宋明理学和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②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杲同③宋明理学的影响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实践结果:秦朝“焚书坑儒”,运用法家思想建立屮央集权,但运用失度,导致二世而亡。西汉初年,运用道家思想(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然而不能适应加强屮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外儒内法),完成人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一、背景【合作探究

2、弘材料一:教材P12引言部分。材料二:教材P12『历史纵横』。材料三: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问题根据材料一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的原因?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第一二自然段归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概况?(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儒学吸收了佛教、

3、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三教互相影响和发展。(2)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①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注意:合一不是合为一体,不是兼并。而是指:儒教、佛教、道教相互吸纳,渗透,关系和谐。②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③随着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问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背景?⑴必要性:①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②唐末以来由于战乱,伦理道徳遭破坏,不利人一统;③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

4、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⑵可能性:①魏晋以来儒学吸收佛、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②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③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二、程朱理学:理学的概念: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它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是儒学从道、佛Z中吸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1.二程主张: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③提

5、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物皆有理,把知识、道理、天理联系起来。e2.朱熹主张:①天理是道徳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徳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③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批科举考试的教科书。03.影响:积极有助丁维护封建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理学重视主观斎志力虽,注重品徳、气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凸显人性庄严,对歎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思想流

6、传海外,在朝鲜和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消极摧残、扼杀人性,束缚了人们思想,促成了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主张: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②天地万物都在心小;③反省内心就得天理。C2.王阳明主张: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捉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

7、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3.影响:①明朝小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②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合作探究】宋明理学的特点:(教师讲解)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丁变成了秤学理论休系。就此血言,它体现右: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①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

8、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侶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追与汉代芾氏的儒学相比,其帀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血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対伦理道徳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C②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理学与儒学的关系?理学与心学的关系?理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理学和心学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四、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在产牛初期不为统治者重视,到明朝开始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社会发展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