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

ID:4167749

大小:313.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9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_第1页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_第2页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_第3页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_第4页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译、MTI笔译)考研参考资料——汉语写作与百科词条补充距离2016年研究生考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同学都在搜索冲刺阶段的北外考研参考资料,今天北鼎教育就为大家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即北外MTI口译和MTI笔译的参考资料。今天主要分享的是北外汉语写作与百科的一些词条补充,其中一些也包含在我们的冲刺资料里,希望对大家有多帮助。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

2、前70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河姆渡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

3、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持续时间为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远古的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是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

4、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19

5、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为汉族先民的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

6、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尤其是庙底沟遗址,带有漂亮的玫瑰花图案的黑陶,被认为是和“华—花”部落有关,而对光明的崇拜是这个部族的特征,被认为是古代华夏族的祖先源头。其中位于河南永城市龙岗乡王楼村西北角的黑堌堆黑堌堆遗址,被确认为是龙山、商、西周文化遗址。文森特·梵高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

7、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kunshaus美术馆。克劳德·莫奈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之父”,是印象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