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专题教案

民法学专题教案

ID:41695907

大小:50.72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8-30

民法学专题教案_第1页
民法学专题教案_第2页
民法学专题教案_第3页
民法学专题教案_第4页
民法学专题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学专题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法学专题教案导言《罗素自传》前言“我为什么而活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又无比热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一、前提观念(一)“独立之粘神,自由之思想”(二)批判性观念(三)惯性原理(四)一以贯Z(五)问题意识二、教学冃的通过教义学,超越教义学。三、教学思路(一)“如果不要求学生做不会做的事情,他就永远不会去做能做的事情。”——约翰•密尔(二)“凡是能运用自己思考得出的东弭父亲从不教我,只有尽我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给与指点。”——约翰•密尔(三)教育的作用,是将简单的美徳改造成“一门晦涩难懂的难以捉摸的科学”。——米歇尔•德•蒙出四、建议阅读

2、书冃(一)体系教科书1.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上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王泽鉴:《民法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屮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二)专题教科书1.谢怀轼:《民法总则讲要》,北京大学岀版社,2007年版;2.梁慧星:《民法总论・2001年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3.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4

3、.卡尔•拉伦茨:《徳国民法通论》(上下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5.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黄立:《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编基础理论第1讲民法与民法典一、教学H标:通过木章的学习,认识和理解民法的概念、性质与特征,了解民法的渊源,明确公私法区分的标准及其意义。二、教学重点:尺法的性质与公私法区分的意义三、教学难点:公私法区分的意义。四、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述法和案例分析方法五、教学内容和

4、要点:第01节民法的概念一、“民法”语源罗马法:市民法与力•民法;中世纪:“市民法”与“教会法”相对;启蒙运动,法国市民阶级;日本译为"民法”。二、“调整对象”学说《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一)定义的由來(二)平等《民法通则》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三)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四)主体关系张俊浩:社会普通成员关系。三、公法与私法(一)各种学说利益说: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隶属说:隶属关系或平等关系。主体说:公权力者或私人。今日徳国,“主体说”为主流学说。(二)区分价值确保私法自治。(三)区

5、分的相对性任何标准都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四)“调整对象”学说与公法私法之区分四、民法的功能《慎子逸文》:“一兔走街,而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诽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Z后,虽鄙不争。”(一)民法与行为规范(二)民法与裁判规范五、民法的法源(一)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二)制定法《民法通则》第6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冇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法律的广狭两义。《立法法》第8条:“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七)民事基本制度”。《民法通则》第151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皆有权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则。国家政策

6、: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五、民法的法源(三)习惯《民国民法典》第1条:“民事法律所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依法理。”《民国民法典》第2条:“民事所适用Z习惯,以不背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者为限。”《民国民法典》“立法理由”:“法理者,乃推定社交上必应Z处置,如事亲以孝及一切当然应遵守者皆是。”(四)理论学说(五)司法判例(六)法律行为六、民法的时空效力(一)时间效力不溯及既往。《立法法》第84条:“法律、行政法规、地力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二)空间效力《立法法》第78条:

7、“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和抵触。”第79条:“(第1款)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第2款)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七、民法与其他法域(一)宪法《民法通则》第1条:“……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木法。”(二)商法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三)经济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制观念。(四)民事诉讼法实体法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