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练习卷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练习卷

ID:41862508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3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练习卷_第1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练习卷_第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练习卷_第3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练习卷_第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练习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练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明理学练习卷1.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其言论意在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2.下图是黄山黔县西递胡家祠堂挂的一幅“孝''字,据说是理学犬师朱熹的手书。字形正看是一子跪地抱拳侍奉梳着高高发髻的老人,反看是一只正在拳打脚踢的猴子。朱熹的这幅字意在劝告人们要孝敬父母,否则便畜生不如。这表明程朱理学意在A.规范伦理道德B.提高生活质量C.区别儒佛特

2、征D.提高儒学地位3.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理先气后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D.格物致知4.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A.格物致知B.正心诚意C.学以致用D.知行合一1.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

3、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材料说明王阳明的“格物“是A.纠正意之所在B.存天理,灭人欲C.心即是理D.格物致知2.王阳明谈到佛道两家的作用时曾说:“说兼取,便不是。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这表明王阳明A.主张儒道佛三教合为一家B.兼取佛道,成全圣人之学C.发扬佛道之学,抛弃儒学D.认为兼取佛道之学是错误的3.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等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A.主张格物致知B.反对“天人合一"C.关注人的主体地位D.主张克服私欲4.理学家朱熹

4、和陆九渊都一心一意向往着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在皇帝面前也侃侃而谈,俨然以政治主体自居,充分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对照之下,王守仁除了正德元年《乞宥言官去权奸》一疏,因而被放逐龙场之外,其余奏疏多关具体事务,极少涉及朝政。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B.心学实践方向的变化C.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D.社会矛屑的不斷激化5.司马光主张女子可以读书,范仲淹曾把守寡的儿媳嫁于学生王陶为妻,程颐也把丧夫之后的外甥女再嫁他人,少女时代的李淸照无所顾忌地饮酒和旅游,南宋孝宗更亲自出面为一个两度嫁夫的妇人主持葬礼。这些事件说明当时A.理学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B.封建统治秩

5、序开始崩溃C.商品经济发展致使物欲泛滥D.理学思想遭到普遍抵制6.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材料信息说明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理学与佛道学说无关C.理学有较強的理性主义D.理学有唯心主义色彩1.“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据此得出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所体现出的

6、新特点是A.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B.侧重研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C.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唯心主义新儒学D.提出了关于宇宙本和认识论的正确看法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

7、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14.阅读材料并井回答问题。材料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