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

ID:41873162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_第1页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_第2页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_第3页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_第4页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年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科命题说明及质量分析泉州市教科所地理科(2007年3月26日)本次质量检查命题以2006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依据,参照近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特点,同时参考高中新课程地理课程标准理念,命题体现如下原则:1、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依据近年文综地理试题的结构与知识分布特点,考查自然地理的重点知识,如地图知识、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例5-7组题、气候例1-2题组与8-10题组、水资源问题例36(3)题,地形例9题、36(1)题等;人文地理的人口问题3-4题组、农业生产问题36(4-5)、工业问题。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及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例

2、选择题11题,综合题36题澳大利亚与四川的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等特征,39题(3)东亚气候特征等。2、注重考查地理学科能力及文综主要能力。一是阅读分析地理图表能力,例坐标图(图1)、等值线图(图5)、统计图表(图2-3)、地形剖面图(图10)、等高线地形图(图11)、经纬线区域图的判读(图4、5、6、11、15)等。二是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与比较分析能力。如选择题8-10组考查地理思维能力。例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状况的分析比较;36题北纬30度与南纬30度两个区域的地形、气候、水资源、农业生产等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归纳、比较、描述。39(3)区域降水差异比较,(4)区域产业特征差异原因分析等

3、。三是地理空间概念的建立及地理计算能力。例5-7题组、例5题。四是地理知识、原理、规律和方法的迁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1-2题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对策,运用本学科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3-4题考查考查有关人口的背景知识的运用,5-7题地球运动知识的运用,8-10题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知识的综合运用;运用学科原理、方法综合分析、阐释和知识迁移的能力,36(5)题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开发农业自然资源可能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为选修二国土整治内容知识的迁移,分析探究澳大利亚中西部开发农业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39(3)正常年份,日本九州与我国长芦两地6月份降水有何差异,试

4、分析其原因。实际是将我国季风气候特征之一的春夏锋面雨带移动特点及其原因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分析同为季风气候的日本。五是从图文资料中归纳提取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语言表达的能力。例选择题的5组题,综合题36题、39(3、4)题。均注重考查提炼有效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判断的能力。3、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现实地理环境问题,考查运用地理知识、原理与方法探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新课程的学习生活中地理,重视问题探究等理念。试题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关注社会现实,运用地理知识、技能与能力探究、探讨、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例1-2题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问题造成的可能影响及适应对策

5、的选择。3-5题,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状况分析与当前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剖析等方面,来认识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5-7题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建立两周年为试题情景。11题以我国红军长征这一壮举为情景,考查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主要特征。36(2)从四川盆地2006年入夏以来,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多亿元这一现实为问题情景,分析造成四川盆地气候异常干旱的主要原因。(5)以澳大利亚为现实案例,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区域,分析说明气候特征以干旱为主的区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若不注意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场植被),可能出

6、现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39(4)运用工业区位、产业布局转移等知识分析东亚国家(地区)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实际状况形成的原因。地理试题知识与能力考查具体分布见双相细目表。二、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抽样调查学生的答题情况:选择题大部分学生都会错4~5题,平均分为26.9分。选择题失分基本上集中在第3、4、9、10题。3、4题错的原因主要是没能理解人口净增长和自然增长率这两个概念。9、10题错的原因主要是在影响等值线走向及疏密的因素的掌握上还很模糊,同时地理基本原理(气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解及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能力不强。综合题,36题中图10地形特征

7、的描述、部分学校的学生答成中西部地形平坦、或地势起伏较小而不得分。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读图,将甲、乙两地混淆作答,造成严重失分。36题中的(2)分析造成四川盆地异常干旱的主要原因,学生没能抓住“异常”两个字,而出现多答或漏答的情况。(3)水资源特点的差异,(5)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回答不完整,表述不清楚。39题(3)小题地名错别字失分;正常年份6月份降水差异,学生混淆概念,认为6月份为夏季,回答错误;(4)小题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