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设计

ID:41876339

大小:34.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设计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设计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设计学科教材版本人教版(选修)学案知识名称《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课时二课时年级高二编写教师覃兆品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李口其人,理解诗歌的主旨和艺术特点2、掌握吟诵这首诗的基本方法;在揣摩语言、理解主旨的过程屮,获得诗歌鉴赏的启示。3、休会、学习李口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文化人格。重点难点''1、暑重落实基础,强化诵读,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围绕梦境,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梦境意义的探究学法指导:1、加强诵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不断深化理解2、注重品味语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探究3、围绕屮心组织讨论,发挥团体优势,教师掌握契机,适吋介入

2、,精要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理由]因为木课的教学切入点定为:了解李白,解读“梦境”。教师的着力点在于创设情景,点拨引导。知识链接:1、谢灵运与李白……谢灵运与李白不仅性格相似骨子里都充斥着傲岸、矛盾与叛逆,而且经历相似……两人都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朝廷“唯以文义处Z,不以应实相许”。失意的李白在历史中找到了足以慰藉心灵的谢公,于是“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吐心声!2、梦境的多元解读:理想之梦、恐怖之梦、折射现实之梦[设计理由]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提姥扉2.习天门1<1、读准以下字音炎I」溪瀛洲泳水木屐殷岩泉颤栗匍然澹澹霓虹悸嗟叹暝理解黑体的字词的意义(1)烟涛微茫信难求(2)云霞明灭或

3、可睹(3)势拔五岳掩赤城(4)我欲因Z梦吴越(5)熊咆龙吟殷岩泉(6)列缺霹雳,丘峦崩摧(7)虎鼓瑟兮鸾回车3、借助各种资源,筛选整合信息,简要介绍李白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教華流程:(-)导入:余光屮冇一首诗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首诗屮写到的是谁呢?(李白)他是诗人,“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是酒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他是剑客,“十五好剑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关于李白,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散发着独特人格魅力的一代诗仙,共同学习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二)、诵读感知1

4、、指名学生诵读,要求读准字咅,理解诗意2、让学生评说刚才诵读的同学读得如何,然后老师强调把握以下几点:(1)“海客谈瀛洲或可睹”前两句可轻读,后两句可稍稍加重,句内停顿渐大,使Z形成鲜明的对比色调。“天姥连天东南倾”节奏整齐,须读得雄浑有力,气势贯通,以表现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全段读完可做稍长停顿。(2)“我欲因Z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现作者对天姥山心驰神往的急切和喜悦,应读得轻快些。“送”,要读得亲切,因为诗人-向爱月,视月如友。“栗深林兮惊层巅”以下,节奏变化极快,六字句写诗人惊定吋所见,宜读得轻缓,为下文蓄势。“列缺霹雳笥然中开”表现诗人惊奇于口然界Z神力,应读得字字铿锵。“青

5、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是描绘神仙世界的灿烂辉煌,应读得舒缓些。“忽魂悸烟霞”表现诗人梦醒之叹,宜读得缓而有力、余味悠长。(3)“别君去兮何吋述?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行访名山。”读吋须气势连贯,不宜在第2句后断开,以免破坏诗意的完整性。因为只有一气读出“且放”以下14字,才能回答“何时还”的问题。“安能摧眉开心颜!”体现了作者傲岸不屈的人格,宜读得锂钝有力,“安能”2字须重读,并适当延长,再读以下14字,才有高屋建範之势,这样结朿全诗,自然余韵无穷。3、学生高声吟诵。(三)、问题探究问题1、诗歌每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说明:梦游之因一一梦游仙境一一梦游慨叹。设计理由:.胡适先生曾

6、提出过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就一段文字,我们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假设,然后有所思考,个人解决不了的就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那就进入学习的大境界了。可以由此切入,引导学生集中研处第1段。问题2、学生自学第1段,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1)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却先写“瀛洲”?(2)天姥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3)天姥山真有这么高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它?(4)如何简要概折这一段的意义?(5)“天姥连天向天横”的“横”是“插”的意思吗?(6)有的诗歌版本写作“天台四万八千丈”,我们该怎么理解?(7)删掉第一段,直接写梦境,可以吗?问题3、学生分组

7、交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明确:夸张、想彖是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特征。对比、衬托、夸张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天姥山的巍峨、挺拔、神秘。这是李白梦游的基础、缘起。自由诵读第1段注意读出诗人的感情和自己的理解。问题4、解梦。学生说说李白的梦有哪些方面?问题5、通过解梦,请学生谈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学生交流:傲然不屈、豪放不羁、追求自由、消极避世、寄情山水、无奈、愤激教师作结: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在积极入市遭受挫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