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_述课稿

阿房宫赋_述课稿

ID:41895484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阿房宫赋_述课稿_第1页
阿房宫赋_述课稿_第2页
阿房宫赋_述课稿_第3页
阿房宫赋_述课稿_第4页
阿房宫赋_述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_述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房宫赋》述课稿左权宏远学校林妮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述课的课题是《阿房宫赋》,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忖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七个方面进行述课:一、述教材《阿房宫赋》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一板块“后人之鉴”。第三专题的选文,旨在让学生学习前人解读历史、感受历史的着眼点,了解前人鉴借历史,借古讽今的思考方式。“后人Z鉴”有《六国论》和《阿房宫赋》两篇文章,都是论述前•代兴亡的,带有借古讽今色彩。《阿房宫赋》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曾被人誉为“古來之赋,此为第一”。所以本文的教学重点设计为: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与探究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借古讽今的

2、写法,具体感受赋文语言的形式美。二、学情分析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对一些基本的文言现象有所掌握,但我们职高学生文言文基础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文言文知识点一定要落实到位,疏通文字和文意也是很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文质兼美文章的鉴赏能力。并且曲于文化知识、语言样式、意思理解等方面引起的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因而通过诵读、讨论等方法能化难为易,进行有效且快乐的学习。三、教学H标1、知识日标:了解赋文主要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2、能力冃标:1)梳理层次,感知内容2)把握作者所论秦亡的原因,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3、情感目标:理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秦迅速灭亡的关系,感悟

3、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悄怀,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文言文的教学,言是知识基础,文是在言的基础上的思想发展和提刃•,所以我将教学重点设计为:感知内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理解赋的主要特点,能熟读成诵我将教学难点设计为:理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秦迅速灭亡的关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学习木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五、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上,我采用对话教学模式,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适时点拨,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法上,采用1、朗读法“四读法'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多读,由浅入深地读,比较着读,读岀韵味,读出旨趣。

4、2、讨论法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口己思考,口己得出正确的认识。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层次,感受赋的主要特点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理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秦迅速灭广的关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学习木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问题导入,激发兴趣(二)吟咏讽诵:1、读懂文意,落实文言知识2、读出层次,整体感知内容3、读出韵味,读出赋的特点第二课时:(-)问题引领,理解作者的民木思想(-)问题探究,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课前预习安排:学生阅读作者信息,阅读文章写作背景,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5、并且阅读有关阿房宫的资料,以及有关赋文知识的资料。学生结合注释,适当借助工具书,白读课文,疏通文字,对秦亡的原因有大概认识。(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自古以来国家兴亡引发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评论与感慨.通过询面《六国论》的学习,苏洵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兴亡的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的《阿房宫赋》.看看杜牧对于君民关系与国家兴亡乂有什么样的看法,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达到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的。(二)、吟咏讽诵1、读懂文意,落实文言知识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文意是读懂内容的基础,耍求学生准确熟练的诵读文木。并且,通过读落实字词。方法:名家范读,个别学生分段展示

6、读,全班齐读。2、读出层次,整体感知内容男生分段读,女生分段翻译。学生对预习过程屮翻译的疑难句进行展示,师生交流讨论,落实字句含义;教师在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的字词句:(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经由教师的强调,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文言知识。)通过分段翻译梳理,引导学生归纳各段大意,感知文章的层次和内容。细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旨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第1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2段叙写宫屮美女之众,珍宝之多。第3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4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广,秦朝覆灭,其根木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

7、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由此可见,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以敬诫“后人”是全文主旨。联系杜牧口己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唐敬宗的年号)人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以看出这“后人”指的应是当时最高统治者。3、读岀韵味,读出赋的特点(1)交流朗读感受。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朗读感受。(比如咅韵上、句式上、描写语言上、作者表达情感上的特点。)(2)多媒体名家范读,教师示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