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竞争优势

创新与竞争优势

ID:41955751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5

创新与竞争优势_第1页
创新与竞争优势_第2页
创新与竞争优势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新与竞争优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主创新,才能赢得竞争优势——读《国家竞争优势》有感为什么有些国家的企业能长时间保持它们的竞争地位?在国际间的各种竞争场合屮,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有的国家失败?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代最热门的经济话题。“竞争力”、“创新”更是每个国家从产业界到政府,人人关心的主耍议题。企业能够胜过它的国际竞争对手,是因为能察觉新的竞争状况,或在传统的竞争方式中添加更新更好的材料。索尼是第一家以晶体管生产收音机的厂商。波音开创飞机系列的观念,也是美国航空业屮第一家发展全球基地的公司;山叶则把钢琴从传统的手工制造变为自动化生产,山域公司和艾特拉斯公司则推出“瑞典式”的采矿方法

2、、这些厂商可以说是名至实归的全球盟主。每一个都具冇洞察力和执行能力。《国际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在战略上,“创新”一词应该做最广飞解释,它不仅是新技术、而11也是新方法或新态度。创新冇时候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大学问,但它可以只是一个新的产品设计、一个新的流程、一套新的营销战略,新的组织或教育训练。凡事价值链中的活动都可能有所创新。创新可以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能应付国际市场需求。例如当一家公司注意到一群新起的客户或竞争者忽略的市场环节时,创新的动作就能使它创造出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企业能取得竞争优势通常是因为它们外国竞争对手反应太

3、慢或无法有效回应。像日木厂商能够在许多产业屮获得竞争优势,在于他们重视被外国竞争对手视为次级或低获利的小型、简单。低能量产品。经由创新产生的新方法或新技术,因为会使现冇资产设备过时,当对手考虑淘汰原先投资所带來的损失而顿失先机时,这些新方法或新技术也将成为领先企业的优势所在。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吋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企业而言,无法仿效的竞争优势并不多。韩国能在彩电和录像机上崭露头角,就是以口

4、木为师,大量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巴西厂商因为从意大利引进优秀的设计与技术,所以能轻易的再休闲皮鞋市场上占冇一席z地。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谁把□主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谁在门主创新上领先,谁就能加快发展。例如,上世纪后期,韩国着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人均GDP从1961年的80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2020美元,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大量实践表明:“以资源促发展”,既消耗了资源,乂难以促进发展;“以市场换技术”,既让出了市场,也难以换来核心竞争力;“以利润换资本”,既让出了利润,也难以换來国强民富。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要靠自主创新。如

5、果不能自主创新,总是步人后尘,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国家的经济要进步,必须不断提升基础研究与新科技研究的能力。我个人认为我国的研发体系因此必须减少对企业的依赖,走出自己更宽的空间。可行的做法是增强原木薄弱的大学研究计划。我国要持续其高级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提升基础领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人量增加人学在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因为大学研究是产生新企业的摇篮,也是培养一流科技人才的温床。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需要和大学进行更多合作,目前,彼此之间的合作研究计划是在太少。我国企业应该对大学的研究捉供更多的财力赞助以及其他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口主创

6、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屮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乂快乂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而,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门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

7、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牺牲了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培养一大

8、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大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