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ID:41979419

大小:151.8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0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学业分层测评(第1课)(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解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大变革,而不是“百家争鸣”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即B项是原因而不是意义。【答案】B2.《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

2、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解析】根据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明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由此可知,孔子重视尊卑秩序,维护周朝礼制,故选A项。【答案】A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合适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

3、儒家的代表人物。A项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符合题意;C项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的法治和集权思想,不符合题意。【答案】B4•下列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导学号:71640001]A・老子C.荀子B.孔子D.墨子【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君舟民水”的思想可知该思想家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答案】C5.有人阅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后,总结了以下内容,你认为可信的是()A.“有无相生,难

4、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C.“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D.“若是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解析】A项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B项主张仁政,是儒家思想;C项主张严刑、重罚,是法家思想;D项主张兼爱,是墨家思想。故选A项。【答案】A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解析】如果君主若能坚决推行法治,国家就能强盛,反之,国家就会衰弱,这是法家的思想主张,B项符合题意。【答案】B

5、[能力提升]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该学派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解析】道家学派主张消极避世、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不符合材料中思想的特点,故A项错误;儒家注重实用、主张积极入世,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信息“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实用性”“道德体系”“礼仪”“社会责任”等关键词可知符合儒家学说的特点,故B项正确;墨家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

6、”“尚贤”,与材料的思想特点不符合,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用严刑酷法来统治人民,与材料中强调道德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8.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A.道家、法家B.法家、儒家C.儒家、道家D.墨家、道家【解析】儒家强调“仁”和“礼”,注重为政以德,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道德准则。道家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从而为中国的哲学奠定基础。故选C项。【答案】C9•阅读

7、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太史公仕于……乃论六家之要旨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材料二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

8、也。(1)材料一中“天下”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是对这个时代历史现象的一种总结,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耍解释这句话的含义。(3)结合材料二,简述当时的法家学说比儒家思想更被当吋的统治者所青睐的原因。【解析】第(1)问从“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入手分析,可以判断题干中的“天下”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第(2)问应首先理解“务为治者也”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虽不同,但都是反映时代需求、为社会变革制造舆论的。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