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代谢》PPT课件

《脂质代谢》PPT课件

ID:41999071

大小:6.96 MB

页数:151页

时间:2019-09-06

《脂质代谢》PPT课件_第1页
《脂质代谢》PPT课件_第2页
《脂质代谢》PPT课件_第3页
《脂质代谢》PPT课件_第4页
《脂质代谢》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质代谢》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脂质代谢LipidMetabolismThe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departmentofCMU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Thecomposition,functionandanalysisoflipids第一节脂质(lipids)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脂质一、脂质是一类大分子物质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是非极性、不溶于水的甘油脂肪酸三酯,基本结构为甘油的三个羟基分别被相同或不同的脂肪酸酯化。(一)甘油三酯是甘油的脂

2、肪酸酯脂肪酸组成的种类决定甘油三酯的熔点,随饱和脂肪酸的链长和数目的增加而升高。饱和脂肪酸的结构通式为:CH3(CH2)nCOOH。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双键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fattyacid)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高等动植物脂肪酸碳链长度一般在14~20之间,为偶数碳。(二)脂肪酸是脂肪烃的羧酸△编码体系从脂肪酸的羧基碳起计算碳原子的顺序。ω或n编码体系从脂肪酸的甲基碳起计算其碳原子顺序。系统命名法:标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即碳

3、链长度和双键的位置。CH3-CH2-CH2-CH2-CH2-CH2-CH=CH-CH2-CH2-CH2-CH2-CH2-CH2-CH2-COOH16:1Δ91615141312111098765432116:1,ω-7ω-1ω-2ω-3ω-7γβα不饱和脂肪酸棕榈(软)油酸(palmitoleicacid)9-十六碳一烯酸16:1ω-7CH3(CH2)5CH═CH(CH2)7COOH油酸(oleicacid)9-十八碳一烯酸18:1ω-9CH3(CH2)7CH═CH(CH2)7COOH异油酸(Vaccenicac

4、id)反式11-十八碳一烯酸18:1ω-7CH3(CH2)5CH═CH(CH2)9COOH亚油酸(linoleicacid)9,12-十八碳二烯酸18:2ω-6CH3(CH2)4(CH═CHCH2)2(CH2)6COOHα-亚麻酸(α-linolenicacid)9,12,15-十八碳三烯酸18:3ω-3CH3CH2(CH═CHCH2)3(CH2)6COOHγ-亚麻酸(γ-linolenicacid)6,9,12-十八碳三烯酸18:3ω-6CH3(CH2)4(CH═CHCH2)3(CH2)3COOH花生四烯酸(a

5、rachidonicacid)5,8,11,14-二十碳四烯酸20:4ω-6CH3(CH2)4(CH═CHCH2)4(CH2)2COOHtimnodonicacid(EPA)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20:5ω-3CH3CH2(CH═CHCH2)5(CH2)2COOHclupanodonicacid(DPA)7,10,13,16,19-二十二碳五烯酸22:5ω-3CH3CH2(CH═CHCH2)5(CH2)4COOHcervonicacid(DHA)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22:

6、6ω-3CH3CH2(CH═CHCH2)6CH2COOH不饱和脂肪酸簇母体不饱和脂肪酸结 构-7软油酸9-16:1-9油酸9-18:1-6亚油酸9,12-18:2-3亚麻酸9,12,15-18:3同簇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由其母体代谢产生,如花生四烯酸可由-6簇母体亚油酸产生。但-3、-6和-9簇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彼此不能相互转化。动物只能合成ω-9及ω-7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能合成ω-6及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习惯名称碳原子及双键数双键位置族Δ系ω系月桂酸12∶0肉豆蔻酸14∶0软脂酸16∶0硬

7、脂酸18∶0油酸18∶199ω-9亚油酸18∶29,126,9ω-6亚麻酸18∶39,12,153,6,9ω-3花生四烯酸20∶45,8,11,146,9,12,15ω-6磷脂(phospholipids)由甘油或鞘氨醇、脂肪酸、磷酸和含氮化合物组成,是脂质中极性最大的化合物。甘油磷脂:由甘油构成的磷脂(体内含量最多)鞘磷脂:由鞘氨醇(二氢鞘氨醇)构成的磷脂FAFAPiX甘油FAPiX鞘氨醇(三)磷脂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类X=胆碱、H、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磷脂酰胆碱脂肪酸胆碱甘油甘油磷脂通

8、常第1位脂肪酸是饱和脂肪酸,第2位是花生四烯酸。甘油磷脂是极性最强的脂质,含一个极性头,两个疏水尾,具有两性,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X-OHX取代基甘油磷脂的名称水-H磷脂酸胆碱-CH2CH2N+(CH3)3磷脂酰胆碱(卵磷脂)乙醇胺-CH2CH2NH3+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丝氨酸-CH2CHNH2COOH磷脂酰丝氨酸甘油-CH2CHOHCH2OH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